针刀培训
s


 
 您现在的位置: 针刀培训|小针刀培训|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 针刀医学 >> 针刀医学简介 >> 正文
 最新针刀医学简介
 推荐针刀医学简介
 针刀医学简介

针刀规范治疗(草案)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2-25 08:56:10 【字体: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一、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二、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前屈、内旋、内收时有不适感。
    第五节腹外斜肌损伤
【诊断依据】
  一、在腰部屈曲位状态脊柱突然扭转的损伤史。
  二、胁肋部酸痛为主,胁痛可牵引少腹,腰部活动不便。
  三、髂骨嵴前上缘压痛,肌肉可有紧张感,下8肋腹外斜肌起点处压痛、有硬结。
    四、侧屈位做脊柱旋转运动,使胁肋部疼痛加重。
【治疗】
  一、针刀治疗
  1、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定点。
  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①若损伤在起点,在压痛点附近的肋骨面上(一般压痛点就在肋骨面上)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先纵行剥离,再横向剥离,出针。针刀始终在肋骨面上活动。
  ②若损伤在止点,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患侧的腿屈曲,健侧的腿伸直,在髂嵴前部的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走向平行,针体和人体矢状面垂直刺入0.5cm左右。然后,将针体沿人体纵轴倾斜,使和人体纵轴上段成30°角,在髂骨嵴前部纵行剥离2~3下,再横行剥离2~3下,出针。
  (三)注意事项
  1、在肋骨上松解时,摆动幅度不要太大。为避免损伤,可用两手指卡于上下肋骨间隙,令压痛处皮肤绷紧,防止针刀刺入胸腔或腹腔。
  2、髂嵴部治疗时,防止针刀滑入腹腔。
  二、手法治疗
  术毕,患者垂直站立,两腿分开,弯腰并向健侧旋转1~2次。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腰腹部活动自如。
    二、好转:症状体征改善,腰腹活动时略受限,有不适感。
    第六节剑突综合症
【诊断依据】
  一、有突发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剑突周围酸胀疼痛。
  二、在剑突部按压可产生疼痛或使疼痛加剧,压痛可向整个胸部、剑突下、肩及背中间部位放散。
    三、X光片示检查有时可见剑突较正常稍长或与胸骨的解剖关系呈现角度,老年患者突处可见骨质增生。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剑突部位软组织刺激或松解,使挛缩组织松弛,炎症消除。
  (二)操作常规
  1、患者仰卧位,患处暴露,定点。   
  2、皮肤行外科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在剑突及其周围压痛处定点,刀口线与腹直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与手指的压力方向一致,针刺达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若有硬块或硬结,切开剥离。
  (三)注意事项
  治疗时,针刀勿向深处刺,以达骨面为准。
  二、手法治疗
  局部点揉为主,顺推腹直肌。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扭转身及扩胸运动不受限,不诱发疼痛。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扩胸等能使剑突活动的动作可呈现患部隐痛。
    第四章上肢部
    第一节肱二头肌短头肌损伤
【诊断依据】
  一、有劳损史,不一定有外伤史。
  二、上肢后伸,摸背和上举受限。
  三、肩前方喙突处常有持续性疼痛、胸闷,上肘后伸时受限或使疼痛加剧。   
    四、喙突处有明显压痛,可触及条索、包块物等。
    五、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肱二头肌短头起点部的病变软组织,行针刀松解。
    (二)操作常规
    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侧上肢和躯干呈30°夹角。以痛点(多在喙突)为进针刀点,刀口线和肱二头肌短头走向平行刺入,达骨面。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如瘢痕较重,可切开剥离2刀。
  (三)注意事项
  针刀刺入的位置必须准确,刀刃不可离开骨面,防止刺入胸腔或伤及周围的神经、血管。
  二、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将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后伸、略外旋,在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拉紧的情况下,用另一手拇指在喙突部用弹拨理筋法。接着在局部按压5分钟,再用摇动肩关节。治疗后,应鼓励患者作肩关节功能锻炼。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改善。
    第二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诊断依据】
  一、有外伤史和劳损史。
  二、中年人较多见,大多数呈慢性发病过程,早期表现为肩部酸胀不适,以后逐渐加重。
  三、最后呈持续性肩前痛。疼痛以夜间为明显。
  四、自主屈曲肘关节后,外旋内旋上臂引起疼痛加剧。
  五、肱骨结节间沟处有明显压痛,肱二头肌收缩时,常能触及轻微的摩擦感,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纵行疏通剥离结节间沟内粘连。
    (二)操作常规
    1、患者仰卧位,患肢放松外展30°,定点。
    2、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以压痛点为进针刀点,刀口线方向和肱二头肌长头方向平行,针体与进针刀点平面垂直刺入,达骨面,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如有韧性结节,作切开剥离。
  (三)注意事项
  1、肌腱变性患者,针刀治疗勿刺入肌腱行切开剥离,以防肌腱断裂。
    2、针刀宜在肌腱内侧刺入,并轻挑肌腱,若在肌腱外侧施术,易造成肌腱滑脱。
  二、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用推、按、擦法作用于肩前部肱二头肌长腱处,或于局部轻轻弹拨。令患者屈曲肘关节,医生握住患肢腕上部作对抗牵拉,将患肢拉至伸直位。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改善。
    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诊断依据】
    一、一般无明显外伤史,但常见于有经常使用前臂工作的劳损史。
    二、肘关节活动正常,前臂旋前活动疼痛加重,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
    三、Mills征阳性。
    四、肱骨外上髁处疼痛。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将肱骨外上髁处的粘连、挛缩、瘢痕松解,切断卡压的神经血管束得到恢复。
  (二)操作常规
  将肘关节屈曲90°平放于治疗桌面上,在肱骨外上髁处常规消毒后,使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纤维走向平行,使针体和桌面垂直刺入,至肱骨外上髁,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后,再用切开剥离法,直至锐边已刮平,然后,使针体与桌面呈45°角,用横形铲剥法,使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
也可当即用25mg强的松龙和120mg普鲁卡因在肱骨外上髁周围封闭1次,疗效更佳。如无明显炎性肿胀渗出,则不必打封闭。
5天后还未愈,再作1次治疗,一般只1次可治愈,最多不超过3次。
  二、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患者正坐,医生坐于患者患侧,右手持腕使患者右前臂旋后位,左手用屈曲的拇指端压于肱骨外上踝前方,其他四指放于肘关节内侧,医生以右手逐渐屈曲患者肘关节至最大限度,左手拇指用力按压患者肱骨外上踝前方,然后再伸直肘关节,同时医生左手拇指推至患肢桡骨头前面,沿桡骨头前外缘向后弹拨腕伸肌起点,术后患者有桡侧3指麻木感及疼痛减轻的现象。
弹拨方法很多,亦可将患肢前臂旋后、曲肘,安置桌上,肘下垫以软物。医生以双手食指和中指将肱桡肌与伸腕肌向外扳,然后瞩患者将罹患前臂旋前,用拇指向外方推邻近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反复数次。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肘关节做旋转活动正常。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肘关节旋转功能基本好转。
    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
【诊断依据】
    一、多见于青壮年,有肘部损伤或肘部慢性劳损史。
    二、肱骨内上髁处有疼痛及压痛。可在肱骨内上髁处触及黄豆大小硬性结节。
    三、肘关节屈曲和前臂用力旋前时疼痛加剧。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松解肱骨内上周围组织粘连、瘢痕刮除,使肘内侧端的动态平衡得到恢复。
    (二)操作常规
    肘关节内侧的压痛点即为进针刀点,使刀口线和屈肌腱走向平行,针体和进针点处骨平面垂直刺入,注意勿伤及尺神经,达骨面后,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如有瘢痕结节,作切开剥离。   
  (三)注意事项
  注意勿损伤及尺神经。
  二、手法治疗
  治疗手法与肱骨外上踝炎相似,只是部位在肱骨内上踝处。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
    第五节肱桡关节滑囊炎
【诊断依据】
  一、有慢性劳损史。
  二、在肘关节横纹,肱二头肌腱与肱桡肌之间、肱骨外上髁前内侧和桡骨小头的内侧有压痛点。
  三、将上肢伸直,在肘关节之掌侧,桡骨粗隆处有明显压痛。
  四、肘前外侧酸胀疼痛,活动后疼痛,休息时疼痛加重。
  五、桡骨粗隆处有明显压痛。
  六、肘关节功能正常。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将滑囊切开减压。
    (二)操作常规
    将患肢伸直,平放于治疗台上,在桡骨粗隆处按压,寻找压痛点,作为进针刀点。医生左手拇指在桡骨粗隆处将肱桡肌扳向外侧,并沿肱桡肌内侧缘,深掐下去,刀口线沿左手拇指指甲平面刺入皮下,即到桡肱关节滑囊,继续进针刀达骨面,切开剥离2~3刀,即可出针。无菌小纱布覆盖针孔。医生左手拇指按压针孔,右手过度伸、屈患者肘关节1~2下,治疗结束。
  (三)注意事项
  治疗时避开桡神经。
  二、手法治疗
  术毕,手过度伸,屈患肘2~3次,以排除囊内滑液。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
    第六节尺骨鹰嘴滑囊炎
【诊断依据】
  一、有外伤史或劳损史。
  二、肘关节后面疼痛,伸屈受限。
  三、可在肘关节背面扪及囊样肿物,质软,有波动感,轻微压痛。
    四、注意与肱三头肌肌腱炎和尺骨鹰嘴骨折相鉴别肱三头肌肌腱炎疼痛在肘关节背面,但无膨胀波动感,无囊样肿物,肱三头肌对抗阻力时疼痛加剧。尺骨鹰嘴骨折有明显外伤史,疼痛剧烈,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音,X线片示骨质见异常改变。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切开囊样肿物以减压。
    (二)操作常规
    1、患肢屈曲45°角。
    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痛点如在肘关节背面皮下稍偏远侧者,为鹰嘴皮下囊,以痛点为进针刀点,使针体和尺骨背面进针刀点的骨平面垂直,刀口线与肱三头肌走向平行刺入,达骨平面,切勿刺入肘关节囊,以免损伤尺神经,纵行切开2~3刀,再横行剥离后出针,覆盖好无菌纱布块后,以拇指腹按压进针点片刻,并将患肢过伸,过屈1~2次即可。
    痛点如在鹰嘴尖部的关节间隙处,即是鹰嘴腱内囊或肱三头肌腱下囊,较浅的为前者,较深的为后者。在痛点处进针,使针体和进针处皮肤平面约成90°角,略向近侧倾斜刺入,刀口线和肱三头肌走向平行,达鹰嘴尖部骨平面,较浅的不要达骨面,切勿刺入肘关节囊,以免损伤尺神经,作切开剥离2~3刀后出针。
  二、手法治疗   
  术后用力垂直下压滑囊,以排除囊内液体。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残留部分感觉异常,肌肉萎缩。 
    第七节肘管综合症
【诊断依据】
  一、肘部有突发性损伤、发育畸形或慢性劳损史。
  二、尺神经支配区肌肉萎缩,肌力降低。
  三、无名指、小指痛觉减退,精细动作不灵便,呈渐进性加重。
    四、肱骨内上髁外侧尺神经触叩痛及异感。
    五、屈肘试验,Tinel氏征阳性。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切断部分纤维膜,松解肘管。
    (二)操作常规
    1、患者坐位,患肘外旋,半屈曲置放于治疗台上,定点。
    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治疗部位于肱骨内上髁尺神经的尺侧,刀口线的方向与尺神经和肘管平行,避开神经,针刺达骨面,切割数刀,切开部分紧张的纤维膜,出针,充分压迫止血。
  (三)注意事项
  操作应轻柔缓慢,针刀宜紧贴骨面切割,避免损伤尺神经。
  二、手法治疗
  术毕,患者用力外旋,屈伸患肘数次。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残留部分感觉异常,肌肉萎缩。
    第八节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诊断依据】
    一、有劳损史,好发于家庭妇女及长期从事腕部操作者。
    二、腕关节桡侧疼痛,桡骨茎突处压痛明显,腕关节无力、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可向拇指和前臂扩散。
    三、与健侧对比,可见患侧桡骨茎突处有一轻微隆起,桡骨茎突处可触及摩擦音,压痛明显。
    四、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刀在其鞘内松解粘连,将狭窄腱鞘部分切开。  
    (二)操作常规
    患者握拳将患侧腕部放于治疗桌面上的脉枕上,在桡骨茎突处寻找最敏感的压痛点为进针刀点。常规消毒后,使针刀刀口线和桡动脉平行刺入,注意勿伤及桡神经和桡动脉,在腱鞘内纵行疏剥,病情严重者,亦可刺穿腱鞘使刀口接触骨面,倾斜针体,将腱鞘从骨面上剥离铲起,出针。酒精棉球压迫针孔3min。对肿胀严重者,可用25mg强的松龙和80mg普鲁卡因当时封闭1次。
针刀治疗1次后,未痊愈的,5天后再做1次,一般不超过3次即可痊愈。
  (三)注意事项   
  注意勿伤及桡动脉及桡神经皮支等。
  二、手法治疗
  用拇指重点揉按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另一手食指及中指夹持拇指,其余手指紧握患者其他四指进行对抗牵引,并使患者腕部向尺侧和掌侧屈曲,同时,缓缓旋转推按桡骨茎突,反复3~4次。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瘀及抗感染治疗。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腕关节功能恢复。
  二、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握拳尺偏试验弱阳性。
    第九节腕管综合症
【诊断依据】   
  一、腕部有外伤劳损史。
  二、腕管掌侧稍偏尺侧有压痛,或有条索状硬块,起病缓慢隐匿。拇、食、中指及环指疼痛和麻木。
  三、夜间加重,腕关节僵硬。
  四、病程长者,两手对比,侧面观,患手大鱼际萎缩,拇指无力。   
  五、扣击试验阳性,屈腕试验阳性。
  六、腕关节背屈可使局部疼痛和手掌麻木加剧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腕横韧带部分切开,松解腕横韧带。
    (二)操作常规
    手腕平放于治疗台上,腕关节置于脉枕上。让患者用力握拳屈腕,在腕部掌侧可有3条纵行皮下的隆起,中间为掌长肌腱,桡侧为桡侧腕屈肌腱,尺侧为尺侧腕屈肌腱。在远侧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进针刀点,沿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向远端移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远侧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点,再沿桡侧腕屈肌腱向远端移动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此4点上分别进针刀,刀口线和肌腱走向平行,针体和腕
平面成90°角,沿两侧屈肌腱内侧缘刺入0.5cm左右,应避开尺、桡动静脉和神经,将腕横韧带分别切开2~3mm。与此同时,将针刀沿屈肌腱内侧缘向中间平推数下,以剥离腕屈肌腱和腕横韧带间的粘连,应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出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版权所有: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京ICP备19014186号
咨询电话:400-6666-810 / 010-80725466 /80725478 / 52573160     传真:010-64124241  Email:790855106@qq.com
地址:北京针刀总医院内(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6号楼16门) 邮编:1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