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背部:肩周炎
资料来源:《针刀医学诊疗规范》(草案),朱汉章主编
【诊断依据】
一、患者多为40岁以上,妇女多见。
二、肩部疼痛,一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
三、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
四、肩部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最为明显。
五、X光片示检查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处有高密度影。梳头试验阳性。
【治疗】
一、 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肩周病变点行松解粘连,减张。
(二)操作常规
用针刀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可以在该压痛点上作适当的针刀手术,炎性渗出严重者应用强的松龙25mg和普鲁卡因120mg在关节周围封闭1次,术后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一般1~5次即可治愈。
(三)注意事项
1、在喙突处治疗时,要摸准喙突尖,指切进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2、冈上肌进刀点要避开冈上切,防止伤及肩胛上神经。
3、在肱骨结节间沟治疗时,刀口线应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方向,将粘连松懈,勿横切断。
二、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医生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附着点进行拔离,将胸大肌、胸小肌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腱,务必将各条肌腱分拔开。此时患者患肢原来外展上举可增加30°~50°,医生双手托扶患肢,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双手猛的向上一弹,推弹速度必须快(约0.5秒),待患者反应过来时,手法已结束。如让患者予先知道,因其惧怕痛而使肩部紧张,即推弹不上去又容易损伤正常组织。肩周炎患者经上述针刀和手法治疗,当时即可上举160°左右。
推弹手法是将肩关节关节囊的粘连松解,是无损伤治疗,所有手法均不损伤软组织,针刀是将严重的粘连点剥离松解,手法即是将散在于三角肌深面的筋膜与冈上肌、冈下肌、胸大肌、大小圆肌在肩部的止腱粘连松解,最后的弹压手法则将最后的粘连区(关节囊内粘连)松解。
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患肢活动功能也基本正常。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淤及消炎止痛治疗。
三、 康复治疗
(一) 物理治疗
(二) 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二、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