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说,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再次对药品定价“动手术”,有关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中,有人就建议市场定价药品的最小零售包装上须标注出厂价、零售价。
将药品的出厂价、零售价印上包装盒,
让药品在流通领域的利润毫无遮挡地暴露在消费者眼前,以方便老百姓监督,从而达到控降药价的目的,应该说,这样的思路没有错,果真做到位,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有理由担心,药价上包装盒后,药盒上的那个出产价会不会跟自由市场上服装的价格一样,水分大得惊人?
这种担心决不是杞人忧天。因为如果把药品出厂价和零售价在零售包装上标注出来,由于零售价与出厂价之间的差价相对而言是透明的,这就意味着原本流通领域获取的暴利将在这种挤压下化为泡影,也就是说药品生产厂家原本竞相压低出厂价用来开拓市场、推销产品的招数将彻底无法施展。面对这种窘境,为了维护既得市场不受冲击,医药生产企事业就有可能变原先的争相压价为争相提高出厂价,以从虚高的出厂价中拿出钱来暗中弥补给流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得主,从而稳定和扩大客户。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药品涨价潮。
显然,“药价上包装盒”这一政策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套科学的药品成本核算机制,如果有这样一个机制,那么“药价上包装盒”就能成为扼制药价虚高的撒手锏;反之,出厂价就可能会被厂家注水,我们的目标也无从达到。总之,如果不先建立一套有效运行的药品成本核算机制,那么,“药价上包装盒”的举措还是慎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