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的非感染性、多发性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早期有游走性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并有骨质疏松骨骼肌萎缩。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但无明确一致定论。笔者认为,在自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为前提下,寒冷、潮湿,劳累过度,精神不佳可为本病的诱发引素,而以潮湿寒冷为重要因素,但多数患者病前无明显诱发因素。
据临床统计,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20-55岁之间,女男比例为3.5:1。
2.发病机理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看,它属于祖国医学的“痹病”范围,所以“风、寒、湿三气至合而为“痹”是该病总的病因病机,在其病因病机中,痹病的发病机理的其他疾病一样,关系到正与邪两方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疲劳、创伤及精神因素、营养不良,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等。
2.1禀赋不足,正虚是致痹的内在因素,在痹病的发病机理中,正虚是发病的内因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正气不足时,外来的寒湿才可发乘虚侵袭肢体关节的肌肉,使经脉经络闭塞而发痹病。正如中医先辈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疾,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一书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痛者,盖无虚。”《济生方.痹》进一步指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 ,多风寒气而成痹也”。
2.2 邪侵是致痹的重要条件:劳逸失度则伤及营卫气血,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邪气留注经络、关节、肌肉,可致本病。另外房劳过度也是一个诱因。本病的性质是本虚标实,肝脾肾虚为本,湿滞、瘀阻为标。在强调“正虚“的同时,也不能排除在一定的外因条件下,邪气致病的重要性,在风寒地区或冬季寒盛之时,身体强壮之人同样可致病。经临床观察,遭遇雨淋,居住潮湿,受寒冷刺激时间较长等成为发病的直接因素。
2.3西医认为:患者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再与链球菌感染和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引发。
3.诊断依据和标准
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在早期,尤以单关节炎开始,以及X线检查尚不明显时,可结合血液化验,需随时观察才能确诊。
3.1国际上一般沿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如下:
3.1.1 早晨僵硬感至少一个小时,持续六周以上。
3.1.2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六周以上,活动时有疼痛或压痛。
3.1.3 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六周以上。
3.1.4 对称性关节肿胀。
3.1.5 皮下类风湿结节。
3.1.6 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定度计数RFrif1:80)
3.1.7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x线表现
3.2. 1998年全国中西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拟订诊断标准:
3.2.1 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胀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认真与其他鉴别,关节症状至少持续6周以上),晨僵。
3.2. 2 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份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3.2. 3 实验室检查:RF阳性,ESR多增快。
3.2. 4 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所见。
对具有上述症状和体症者,或兼有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者,均可诊断。
3.3分期:
3.3.1 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3.3.2 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但X线仅显示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同程度骨质侵蚀。
3.3.3 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
4.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增大性关节炎(二)风湿性关节炎(三)结构性关节炎(四)结缔组织疾病兼有多发性关节炎者(五)强直性脊柱(六)系统性红斑狼疮(七)骨性关节炎等。
5.临床资料
153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20例。年龄在20岁至55岁之间。病程最长28年,最少六个月,均采用针刀三联疗法。
6.治疗
西医治疗:一般以NSAID为首选,二线以DMARD是改变病性的药物,三线以激素为主,付作用严重。其次是抗免疫药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都不尽人满意,类风湿的治疗成为临床上治疗的“老大难。”
我所研究的针刀三联疗法:
6.1治疗原则:控制炎症,缓解疼痛、改变功能、防止畸形。
6.2用药原则:内外兼治,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因人而异,辩证用药 。
6.3针刀三联治疗法:
6.3.1对急性患者,避开血管和神经,用针刀将关节囊切开数点,并用手法先屈伸罹患关节后,再过度屈伸这些关节,使关节囊彻底松开。再将周围的软组织进行松解,松解点以疼痛点为依据,按针刀常规方法进行。并将调节电生理线路,选择各个与关节相关的位点,用针刀纵向剥离。
6.3.2中药内服。我所以发汗通痹、温经通络、补肾驱寒、活血壮髓和扶正固本法为辩证方法。 因该病属疑难病,需用药时间较长.中药煎服有诸多麻烦及患者服药时困难,经临床反复研究和探索,将蜂房、祁蛇、全蝎、蜈蚣、青风藤、当归、红花、生地、生黄芪、白芍、老鹳草、茯苓、麻黄、生石膏、蚂蚁,灵仙、寄生、秦艽、牛膝、黄岑、穿山甲、白花蛇等多种中草药浓缩为类风湿蜜丸和类风湿胶囊1-5号型号。各按患者病程长短,体质状况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辩证用药。
6.3.3 周氏追风散外敷:配方由通成虎、祖师麻,三分三、生马钱子、雪上一枝蒿等中药配制而成。功能:散寒除湿,去风通络,止肿止痛。用法:将30克追风散放在碗里用鸡蛋清和温水调匀,外敷在患处,再覆盖上薄薄的塑料纸,约60-90分钟即可,一般会有水泡出现,其中分泌大量的黄色水为佳,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外涂抗菌素软膏。每隔10天贴敷一次,分别贴于各大关节肿痛或淋凉处,直至痊愈。
6.3.4针刀松解与特效药物穴位注射是同时进行:在针刀定点后消毒,将其特效药物注入特定穴位处,药物注入穴位后,即有药效作用,再加针刀松解的效果,双重作用使其抚正驱邪,散寒除湿,打通经络,效如浮鼓。
7.治疗效果
7.1 痊愈:追访五年未复发的30例,症状如常人,约占20%;
7.2 显效:追访107例三年未复发,约占70%;
7.3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无大影响,追访15例,约占10%;
7.4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在疗程内反复如初者0例。
8.讨论
类风湿性疾病至今在医学界是一疑难病症,有人称之为不死的癌症,虽言之有过,但类风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可以想像的,而致残率也是相当高的,传统西药多用激素类及水扬酸及消炎痛等药,只是治表不治本,起一时缓解之效,而且长期服用所适成的后果更是可怕的,实为恶性循环,弊多利少,得不偿失。也有某些所谓中医不察其发病机理,不懂药物药性及配方,妄乱投药,患者花钱不少,给患者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而疗效无几。还有的患者听信广告的片面之词而盲目用药,殊不知:类风湿这个病的病理、病因等诸多因素,必须立体兼顾,多种方位立体治疗才可见效。某一种广告药仅能缓解部分病症而耽误了全病的全佳治疗时间,实在是妄谬之至。该病要正规治疗才能控制病程。
笔者经十多年努力对类风湿疾病的探索和研究,观察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的择优,最终制定了类风湿的针刀三联疗法:即针刀松解加穴位注射,中药内服,追风散外敷。针刀松解解决了关节囊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中药外敷配合内服药明显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药物对肝肾的损害痛苦,特效药经络穴位注射协助内服中药达到了抚正驱邪,散寒除湿,打通经络的目的,并节约了病人的开支。针刀三联疗法实际上体现了内外兼治,以治本为主,标本同治,以中药为主中西药结合,取其中中药之所长的特点,在治疗类风湿疾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可谓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路志正 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