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培训
s


 
 您现在的位置: 针刀培训|小针刀培训|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 学术教学 >> 专题教学 >> 颈椎病专题 >> 正文
 最新颈椎病专题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医学诊疗理念的创新价值… (10-21)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术的护理观察 (04-17)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腰腿痛 (04-17)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01-22)
普通学术教学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机理探…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痔病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膝周六穴”治疗膝骨性… (12-05)
 推荐颈椎病专题
· 针刀医学诊疗理念的创新价值… (10-21)
· 针刀术的护理观察 (04-17)
· 针刀治疗腰腿痛 (04-17)
·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01-22)
·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12-05)
· 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 (12-05)
· 针刀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机理探… (12-05)
· 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 (12-05)
· 针刀治疗痔病 (12-05)
· 针刀“膝周六穴”治疗膝骨性… (12-05)
 颈椎病专题

浅谈颈椎病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技巧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5 10:27:51 【字体: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许振南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关于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各种文献上都有更权威的报告,在此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但目前有关各种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都很难指导我们的针刀临床治疗,因为这些诊断都不容易反映具体的损伤部位和层次,所以病位的诊断,对于我们针刀临床意义更大。笔者今天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从针刀临床的角度,来探讨颈椎病的针刀治疗定位和操作技巧。

   1.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
   朱汉章教授[1] 在前人生物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颈部维护关节稳定的椎周软组织(肌肉、韧带等)急慢性损伤后的动态平衡失调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是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椎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组织间的疤痕、粘连以及挛缩,可刺激、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症状;另一方面,粘连、孪缩的椎周软组织可牵拉其附着的椎骨发生力平衡失调,导致颈椎椎体的整体或局部发生位移而产生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与此同时,这种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会使颈椎的生理力线发生偏移,椎体各部位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在人体自我代偿机制作用下导致骨质增生的发生,这种病理性的骨关节微小移位、骨质增生会刺激压迫颈部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而产生一系列颈椎临床症状。这一学说,为通过对造成颈部内应力平衡失调的椎周软组织进行治疗,重新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治疗颈椎病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刀医学认为动态平衡失调和力平衡失调才是颈椎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治疗颈椎病也应该从重新建立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治疗。

  2.颈椎病病位诊断思路
  2.1 根据症状,判断病位
      根据病人主诉的症状去推断颈椎病的病变部位。
  2.1.1 头面、五官的症状:如眩晕、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失眠等,其病变部位:
主要——上下项线之间;次要——上位颈椎的后关节、C2棘突旁、C1~5横突。
  2.1.2上肢的症状:如肩背、臂、手指的疼痛麻木,其病变部位:
主要——C4~T1后关节、横突;其次——冈上窝、冈下窝、肩胛内上角、肩关节盂外侧和盂下、肱骨内外上髁、腕横韧带等。

  2.2 仔细触诊,精确定位
在针刀临床中,仅用脑子去看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手去诊病。仔细的寻找压痛点、条索、硬结,触摸其范围、方向和层次,精确定位,是针刀治疗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我们针刀大夫的基本功。所以,我们检查诊断的时间往往比针刀手术的时间要长,就说明这个基本功的重要性。

  3.颈椎常见病变部位的定位和针刀入路层次
   临床上我们人为的把后颈部分为:枕部和颈部
  3.1 枕部(上下项线之间)
  我们把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为三等份,临床上我们发现中内1/3交界处和中外1/3交界处,是最常见的损伤点,常可扪及硬结、条索。从解剖上看,前者有枕大神经穿出(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2.5cm左右),后者有枕小神经穿行(相当于枕外隆突旁开5cm左右),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这三条神经卡压常可引起额、颞、枕部的疼痛。此外,上下项线之间还是椎枕肌的附着处,又临近寰枕关节,此处组织的损伤,最易卡压、刺激椎动脉,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至眩晕。故这三个部位是我们治疗头痛、眩晕的首选治疗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颅骨面方向刺入,纵行切割,注意不横切。然后将针刀稍抬起,沿颅底骨面向寰枕关节方向稍进不超过1cm。
  3.2 颈部:由内向外分为六条纵线(见图1)。
  3.2.1 项韧带线:即后正中线,松解项韧带,层次不一定到骨面,可横切。
  3.2.2 项韧带旁线:即后正中线旁开1.5~2.0cm,此处多为斜方肌筋膜损伤。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刺入,不一定到骨面,纵横切割。
  3.2.3 关节突线:后正中线旁开3~4cm,颈部肌肉最薄弱处,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与骨面呈45°角斜刺,先松解肌筋膜,再达关节突骨面,松解关节囊、并可沿关节突的骨面向内外铲拨。
  3.2.4 关节突外侧缘线:后正中线旁开4~6cm,当颈侧肌筋膜筋挛时,此处压痛、条索明显。斜向内侧进针,松解关节突外侧缘的肌筋膜、关节囊。
  3.2.5 横突后结节线:在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从乳突至C6横突
  3.2.6 横突前结节线: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侧位或仰位直刺进针。
   注意:横突前、后结节均应逐一摸清定准,进皮后先松解肌筋膜,再摸索摆动进针达横突骨面后小幅度的铲切,刀口线始终与人体纵轴平行。

  4.颈椎的针刀操作技巧
颈椎解剖部位比较复杂,有重要神经血管通过,在外行看来,似乎颈椎的针刀操作难度更大。然而,笔者在多年的针刀临床和与同行的广泛交流中,摸索出一套“分层次针刀松解法”,使颈椎的针刀操作变得即安全又有效,痛苦更小。
  这种方法的操作要领是:针刀快速进入皮下,然后分层次突破,先突破浅筋膜,再突破深筋膜,最后到骨面,而不是一刀直刺骨面。每到达一个层次后稍停,不要忙于铲切,而是仔细感受刀下的硬度,一旦碰到硬结,就快速突破。不大幅摆动,不在骨面上刺激。并且,根据病人的感觉调整进针的方向和层次。这种手法的优点是:能松解到各个层次的病灶,又很少损伤和出血,更能最低限度的减轻病人痛苦。
      5. 手法治疗:
  
   用朱汉章教授的两点一面复位手法[2],患者仰卧治疗床上,使头顶与床头边缘平齐,医生左手放于患者颈项部,右手托扶于下颌处,用左手捏拿颈项部肌肉三遍,接着托住患者后脑勺,一助手拉压住患者双肩,进行对抗牵引,约一分钟后,医生突然加大压力,然后左手拇指推顶左侧横突(以枢椎棘突向右侧旋转为例),食指勾住枢椎棘突,右手托于患者下颌,嘱患者慢慢将头向右侧转动,医生右手掌部按压于患者脸的左侧,待转到最大限度时,在一瞬间双手协同动作,同时用力,左手食指将棘突用力向左侧勾住,拇指用力将横突向颈前右方推顶,医生右手弹压患者脸的左侧。这些动作都在同一时间横断面上完成。此时多能听到复位“咯哒”的响声,注意手法必须轻巧,不必强求听到响声。手法结束后,戴颈围一周。
   手法是针刀术后的补充治疗,只要配合得当,可以使针刀施术后残留的粘连和疤痕达到完全彻底的松解,关节错位得到复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刀医学的创始人朱汉章教授曾经这样形容针刀:针刀治疗就像用枪打鸟,有的人弹无虚发,一枪一个准,有的人瞄了半天也打不下一只鸟。在外行看来的一根针,都是在组织内部上下左右捣鼓几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疗效却有天壤之别。就像同样一支画笔,在画家与一般人的手中,画出来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因此针刀治疗,一定要辨准点,做到位,才能确保疗效。上述内容只是我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希望能籍此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161
     [2]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3-284


  • 上一个学术教学:
  • 下一个学术教学:
  •  
    版权所有: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京ICP备19014186号
    咨询电话:400-6666-810 / 010-80725466 /80725478 / 52573160     传真:010-64124241  Email:790855106@qq.com
    地址:北京针刀总医院内(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6号楼16门) 邮编:1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