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的处理及预防
【切口感染的原因】
l、适应症选择不当,病人全身状态不佳,对疾病抵抗力及抗感染能力低下,如体质衰弱、患有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切口有污染时则可酿成感染。
2、病人已有深部或浅部感染灶,如深部原有炎症,或浅部有毛囊炎,窦道等未被发现或未予重视。
3、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有污染的可能。如戴手套时有菌区与无菌区区分不严格,穿戴过程中被污染。又如在刀具、敷料传递过程中被污染。
4、备皮不够,特别是头部有毛发处没有处理好,皮肤消毒不严格。碘酊、酒精、器械浸泡液等浓度不够。
5、手术器械、手套、敷料、棉球、泡镊桶、镊子等物灭菌未达到要求。
6、消毒面积较小,在操作中超出消毒面而污染。
【临床表现】1、切口疼痛术后3~4天后切口疼痛不减轻反而增重,或着切口疼痛一度减轻后又加重。
2、体温升高术后有微热已经下降,而后体温又有上升者。
3、切口部反应有组织发硬、水肿紧胀感、有压痛、逐渐增重,或切口部皮肤已有红肿。
4、组织深部反应筋膜以下的感染有特殊性,即切口表面只有轻度发红,或根本无发红,但局部肿胀压痛和自觉痛则明显;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温度再度升高,切口肿胀表现有增无减,而体温却不再升高、甚至反有下降者,可能脓肿已经形成。
【处理】针刀手术后切口一旦感染,肯定是较深层组织的感染,所以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其处理方法,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全身处理:给予敏感的抗生素,用量要足够,时间也要足够。
2、局部热敷或理疗。
3、必要时做脓肿试穿,有脓者予以及时切开引流。凡切开引流者,引流口一定要足够大,而且要“底小口大”才能引流充分。如果只切小口,则引流不畅,不仅拖延病程,而且对组织的破坏会更大。
4、如对感染的处理经验不足,应请专业医师来处理。
【预防】对待切口感染的态度,最根本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要从杜绝污染着手。针刀手术切口小,几乎不见裂痕,本不易感染,所以感染的事不易发生。但是,针刀闭合型手术后确有感染者,所以对感染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并要注意下列各点:
1、必须提高医护人员对无菌技术操作的认识,树立无菌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体现在工作实践中。
2、必须严格按无菌技术要求办事。不管是器械、敷料、手套、钳镊、器械液等,必须按规定消毒、灭菌和更换。
3、 术者、助手、配合的护士等人的技术操作都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范,又不符合操作规范的就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马上纠正,绝不可马虎大意,更不能爱面子“姑息养奸”。因此,多写几笔,绝非小题大,要提高认识,提高警惕,不无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