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培训
s


 
 您现在的位置: 针刀培训|小针刀培训|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 学术教学 >> 学术论文 >> 正文
 最新学术论文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医学诊疗理念的创新价值… (10-21)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术的护理观察 (04-17)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腰腿痛 (04-17)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01-22)
普通学术教学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机理探…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痔病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膝周六穴”治疗膝骨性… (12-05)
 推荐学术论文
· 针刀医学诊疗理念的创新价值… (10-21)
· 针刀术的护理观察 (04-17)
· 针刀治疗腰腿痛 (04-17)
·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01-22)
·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12-05)
· 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 (12-05)
· 针刀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机理探… (12-05)
· 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 (12-05)
· 针刀治疗痔病 (12-05)
· 针刀“膝周六穴”治疗膝骨性… (12-05)
 学术论文

针刀治疗骨质增生研究(附128例跟骨骨刺分析)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5-08 09:42:17 【字体: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海军总医院  (100037)  王燮荣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常见病,据笔者统计,在45岁以上颈腰腿痛患者中,85%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有的则成为该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其中跟骨骨刺是引起中老年跟痛症的最主要原因,且往往伴有骨质疏松。该病病因复杂,西医认为主要由于中老年内分泌功能减退,钙磷代谢紊乱,骨骼退行性变,引起骨质疏松及骨质增生(长“骨刺”);中医认为是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血不养筋,骨髓空虚所致。作者认为“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本是两个相反的病理概念,何以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若单纯用“内分泌改变”、“退行性变”等传统理论恐难以圆满解释。作者从流行病学调查及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认为,该病发生的更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老年人经数十年的生活、行走、负重、劳动、肌肉韧带骨骼老化,弹性下降,足弓塌陷,足部失去正常力学平衡;外加劳损、外伤等因素使跟骨与周围软组织长期摩擦,产生无菌性炎症,日久发生疤痕、粘连、挛缩,使跖腱膜、跖长韧带在跟骨附着处应力明显增高,人体在自我保护性代偿作用下,局部发生增生钙化,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骨刺”。

根据上述理论,作者以中西医结合的“针刀疗法”对骨刺周围的疤痕、粘连的软组织进行闭合松解,消除局部高应力状态,再配合恰当手法,重建新的力学平衡关系,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多数患者经1-2次治疗症状即可解除。

针刀疗法对颈椎、腰椎及膝关节等部位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同样取得良好效果,只是需分若干次治疗才能完成。该疗法法简效速,安全无创,值得推广。

跟骨骨刺是引起中老年跟痛症的最常见原因,其次还有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炎、跟骨滑囊炎等。患病后,站立或行走稍久即感足跟部疼痛,遇到地面不平或碎石硌碰更是痛得钻心,由于局部充血,有的夜间还出现鸡啄样跳痛;不少人清晨醒来,脚跟不敢立即着地,需用手搓揉按摩,双脚在地上磨蹭好许久,才能慢慢下地站立,因此十分痛苦。常用治疗方法有封闭、理疗、踩压、锤击、药物内服外洗、离子导入甚至跟骨钻孔减压、手术切除等,虽有一定效果,但均不够理想。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针刀疗法治疗该病,收到良好效果。现就资料完整的128例整理简报如下:

一、临床资料

年龄最小26岁,最大82岁,其中45岁以上者96例,占75%;男56例,女72例;左足58例;128例中伴平足症者68例;伴跖腱膜挛缩症者13例。所有病例于跟骨结节处均有明显压痛,部分病例在内踝下方分裂韧带处及/或跖腱膜内侧缘附着处亦可有压痛点。128例X线侧位片均可见到跟骨结节处有程度不同的“鸟咀样”骨刺,其尖端指向足趾前方。中老年患者多可见跟骨或其他部位骨质疏松征象。

二、治疗方法

1、洗净患足,俯卧位,足跟置于床沿外。

2、定位:于距足跟后缘约3-4cm处,扪及跟骨结节压痛最明显处(同时参考X线片),以龙胆紫定点标记。

3、碘酒-酒精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洞巾。

4、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也可加入25mg醋酸氢化泼尼松)。对耐受性较强的患者,采取快速手术,也可不用麻醉。

5、术者洗手戴手套。右手持针刀,自标记点(压痛点)后方约0.8-1cm处进针,刀口线与足底纵轴垂直,针体与足底平面成45°角向前方深部刺入,直达骨刺部,将附着于骨刺部位之跖腱膜及跖长韧带横行切割3-4刀(切口长约3mm左右),再将针身向外侧倾斜使与足底平面呈45°,纵向剥离2-3下,出针。压迫针孔片刻,无菌敷料覆盖,术毕。其他部位之压痛点同时作相应剥离松解术(不切割)。

6、手法:医者一手将患足极度背伸,另一手握拳,以食、中指指间关节于足底部由后向前用力推按3-4次,以进一步松解跖腿膜。并在手力牵引下纠正踝关节错缝。

三、治疗结果(以症状消失,恢复行走为临床治愈)。经1次治疗症状消失者80例;2次者24例;3次者18例;4次者6例。(每次治疗间隔5-7天),随访半年至5年不等。其中有9例老年患者1年后又复发。(但症状较第1次为轻,且都伴有足踝及跟腱部位疼痛)经用同样方法治疗(同时松解其他部位压痛点),再配合短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及补益肝肾中药内服外洗,症状解除,临床治愈。

四、典型病例

朱××,女,51岁,某部战士母亲,农民,来队探亲时就诊。主诉双足跟疼痛11年,已不能干重活,走路、爬山疼痛加重,发作时晨起双足不能着地(需搓揉半小时方能下地行走)。

平时鞋内垫厚棉垫仍不能走远路。在当地多年多种治疗效果不佳。检查:局部无红肿,双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双内踝分裂韧带张力较大,并各有两处明显压痛。X线片见双跟骨结节处有长约0.8cm之“鸟咀状骨刺”。诊断:双侧跟痛症,跟骨结节骨质增生,未注射麻药,术毕当即立感轻松,并当场下地跺脚行走,不久恢复正常农业劳动。随访3年未见复发。

五、讨论

1、跟骨骨刺是极为常见的骨质增生症,以中老年居多,青壮年平足症或外伤后亦可发生,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本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和病理过程,何以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若单纯用笼统的“内分泌改变”、“退行性改变”恐难以自圆其说;而用“力平衡失调”理论则可找到较为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中年以后,机体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遂发生各组织器官(包括骨骼)的退行性变,可引起普遍性骨质疏松。由于肌肉韧带退变松驰,弹性降低,又可导致足弓塌陷,使承体重的跖腱膜、跖长韧带张力加大,其于跟骨结节附丽处由于磨擦劳损,造成高应力性骨膜-肌腱炎,部分纤维撕裂,局部充血、出血、水肿,久之,筋膜、韧带及骨膜均可因无菌性炎症吸收而发生粘连、疤痕、挛缩,更加大了附着点的应力。机体为了防止进一步损伤,提高局部的抗损伤强度,乃于应力最集中处发生代偿性增生、钙化,日久便形成所谓的“骨刺”。这种骨刺(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骨刺“其尖端总是指向受力方向的。(跟骨骨刺指向足趾方向)。总之这种病理变化我们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可简单概括为:生理性力平衡状态——损伤劳损——力平衡失调——应力增高部位代偿增生——骨刺形成——重建病理状态下的力平衡关系。

2、针刀疗法只是切开/松解骨刺部位的软组织,以解除局部的高应力状态;同时松解/切断跟前神经分支。但因为切口微小(2-3mm),不会影响整个跖腱膜/跖长韧带的强度,故对其生理功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却可改善临床症状,消除疼痛。

3、部分临床治愈病例半年后曾行X线拍片复查,发现其中少部分病例原有的骨刺已变钝、变小;大部分则未再发展,这符合生物学上“用尽废退”的原则,譬如握锄劳动后手掌会生出“老茧”,而一旦停止劳动,过一段时间后“老茧”即自动消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跟骨骨刺的产生乃是足底部正常力平衡失调所致。

4、对颈椎、腰椎及膝关节等处骨质增生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除极少数需要手术外,绝大多数亦均可以针刀松解术,消除局部高应力状态,再配合自创之王氏整脊手法,恢复脊柱及四肢的生物力学平衡,解除神经血管的压迫,使气血畅通、代谢平衡,达到“通则不痛”、“松则不痛”之目的。

5、针刀治疗全身骨质增生(包括跟骨骨刺)法简效速,病人痛苦小,值得推广。但各部位进针部位,操作方法不同,值得研究探讨。

 

  • 上一个学术教学:
  • 下一个学术教学:
  •  
    版权所有: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京ICP备19014186号
    咨询电话:400-6666-810 / 010-80725466 /80725478 / 52573160     传真:010-64124241  Email:790855106@qq.com
    地址:北京针刀总医院内(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6号楼16门) 邮编:1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