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书安
【关键词】 跟底痛
跟底痛是以跟底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疾病:跖腱膜起点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下脂肪垫炎及肾虚性跟痛症(跟骨骨质疏松症),笔者运用针刀结合中西药配合治疗68例跟底痛,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2周。全部病例均拍足跟X线片,其中33例X线片示骨刺形成;16例X线片示跟骨骨质疏松,未见明显骨质破坏,8例示跟骨骨质疏松与骨刺并存。其余11例跟骨正常表现。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1)跖腱膜起点筋膜炎多表现为: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疼痛自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走一段后疼痛反而减轻。跟骨结节前方有压痛点。足部X线侧位片示:跟骨结节前方有一尖锐的骨刺。棘尖向前与跖腱膜方向一致。(2)跟骨下滑囊炎多表现为:跟部有久站、久走的劳损史,跟骨下疼痛明显。检查跟骨结节下方有肿胀、压痛,按之有囊性感。(3)跟下脂肪垫炎多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跟骨下方有较僵硬的脂肪组织,有压痛,但无囊性感。(4)跟骨疏松症多表现为:多为老年人或久病之后,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双跟部感到疼痛无力,走路越多疼痛越甚。检查时足跟部有(或)无明显的压痛点。X线片可见有骨质脱钙现象,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刀治疗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踝关节前方垫一枕头,将足垫稳,使足跟朝上。压痛明显处为针刀口。局部碘酊常规消毒,取刀口线与足纵轴垂直进针,针身与足跟后底平面呈60°角,针刀达痛处骨质表面。先横行切开剥离2~3下,再纵行切开剥离2~3下,随即出针刀。
1.3.2 局部封闭 针刀术后,将配好的2%利多卡因3ml、确炎舒松1ml、VitB 1 2ml、VitB 12 250mg,引针刀后刺入达骨 面,后稍退针少许,将药缓慢注入其周围,出针,用纱布按摩,使药液扩散。用创可贴外敷刀口后,医生一手使患者足过度背屈,同时另一手拇指向背方向推顶足弓部象弓弦一样的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活动3~5下,使粘连的部位得以松解。
1.3.3 中药治疗 熟地24g,肉桂3g,川牛膝12g,木瓜9g,黑杜仲12g,枸杞子9g,当归尾9g,汉防己6g,甘草6g,水煎服,以上4种跟底痛均服用。另外跟骨骨质疏松症,再配合服盖天力,每次3片,每日3次,连服5天。疼痛消失后可继续口服1个月巩固疗效。
2 结果
68例患者,一次治好47例(69.1%),二次治好18例(27.5%),3~5次治好3例(4.41%)。随访2年,3个月后复发1例,1年复发2例。
3 讨论
跟底痛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诸病源候论》说:“夫劳伤之,肾气虚损,而肾至腰脚”,说明劳累过度与肾气不足可引起腰脚。但60岁以后的老年人,患足跟痛患者又较少见。《类经》注解,《内经・痹论》论为:“营卫之行涩,而经络时疏,则血气衰少,血气衰少,则滞逆亦少,故为不痛。”说明老人气血衰少,活动减少,可以没有显著症状。跖腱膜自跟骨跖面结节起,向前伸展,止于五个足趾近侧趾节的骨膜上,如果长期持续的牵拉,可在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引起局部疼痛,亦可使跟下脂肪垫损伤,而发生充血、水肿、增生、机化变性等无菌性炎症改变,或跟骨下脂肪垫废用性萎缩,骨骼产生退行性改变而脱钙,导致跟骨骨质疏松,以上均可发生跟骨下疼痛。根据医学理论分析,本病为肾虚劳损,寒湿阻络,瘀血侵足所致,予补肾温经活血强筋之中药,结合针刀松解变性软组织,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再辅以局部封闭,起到镇痛及消除无菌性炎症之作用。本治疗方法标本兼治,近远期效果同顾。故本病虽为顽疾,但疗效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