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封加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作者:白鹏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尤其青壮年多见。多数 经局部封闭、局部热敷、按摩推拿后均可治愈或症状减轻。单一的方法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我院应用局部封闭加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有效率达到10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9~63岁,平均38.4岁;发病部位:单侧15例(右侧9例,左侧6例),双侧15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2 月;有明显外伤史者5例。
1.2 临床表现 腰部一侧或双侧酸胀疼痛,部分病人可累及臀部和大腿痛,咳嗽、喷嚏可使疼痛加剧, 呈持续性疼痛,弯腰活动受限。体格检查:第3腰椎横突末端部位有明显压痛,局部肌紧张,其中9例可触及硬结并向同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阴性,X线腰椎平片6例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5例第3腰椎横突明显过长
或肥厚。实验室检查阴性。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找准压痛点及其结节、条索等痛性反应物,常规消毒,铺巾,术者带无菌手套,取2%利多卡因3 ml,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500 μg,山莨菪碱10 mg,曲安奈德40 mg一同吸入10 ml注射器,接7号腰穿针,在骶棘肌外缘(或棘突旁开2.5~3 cm),针尖与皮肤呈60°角斜向内侧刺入,针尖达横突后,移动针尖分别在横突尖端、横突上缘、横突下缘各注入4 ml、3 ml、3 ml。拔针按压5 min后在同一点、同一角度,用Ⅰ型小针刀,使刀口线与骶棘肌平行刺入,当小针刀达横突骨面时,行横行剥离松解,感觉肌肉和骨尖之间有松动感,出针刀。拔出针后,压迫片刻,外敷创可贴。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腰部及局部压痛消失,腰部活动正常。好转:腰痛及局部压痛明显减轻或偶有腰部不适。无效:腰痛及局部压痛无明显改善。痊愈率加好转率为总有效率。
2.2 疗效 本组30例,按上述标准,痊愈23例,好转7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本组结果均为一次治疗后随访1个月所得,其中23例痊愈者经随访3~6月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较多,除后方的骶棘肌、腰方肌外,前面还有腰大肌,它是肌肉收缩运动的一个支点,支持腰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由于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所受的牵拉应力最大,其上附着的肌肉、韧带、筋膜承受的拉力亦大,因此增加了与横突尖部的摩擦,从而损伤骶棘肌和腰背肌深筋膜等而引起软组织撕裂、出血、水肿和肌肉痉挛等表现,刺激和压迫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影响神经的血液循环致使神经水肿变粗、供血不足,引起第三腰椎横突周围及臀部、大腿后侧臀上皮神经支配区疼痛,若治疗不及时,日久肌肉在内部就会形成瘢痕粘连,使穿过肌筋膜的神经血管束受到卡压,产生慢性疼痛。当人体用力、弯腰劳动时,再次损伤而又出现症状,经过一定休息后,充血、水肿被吸收,临床症状缓解,但粘连 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痛点就固定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 个点上,形成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2]。
对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以往我们常采用单纯封闭治疗,其对急性该病的治疗效果确切,但对慢性、迁延者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高,因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粘连。单纯的小针刀剥离,虽能解除粘连,但解决不了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刺激。鉴于此我们对本组30例病程较长的患者采用封闭加小针刀治疗,使二者优势互补,既可以直接消除炎症刺激,又可以分离粘连,从根本上解除了第3腰椎横突对腰神经后外侧支的卡压及无菌性炎症刺激,使局部循环改善,提高了新陈代谢能力,促进了病变组织的修复。同时,封闭治疗不仅为小针刀治疗提供了向导作用,而且避免了小针刀治疗时剧痛和晕针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封闭加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病人易于接受,是临床治疗该病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严相默.临床疼痛学.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1996,123.
2 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