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刀医学鉴定委员会名单
作者:汉章针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3-01 15:29:52 【字体:小 大】
|
1976年,朱汉章教授发明了“小针刀疗法“。1978年被江苏省作为重要科研课题立项。随后由江苏省卫生厅主持在南京医院进行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验证,历时六年,于1984年9月13日通过鉴定。当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近期在效率92.7%,远期有效率为96%。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10万余名医务工作者学习了该项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形成一套独立的理论,在适应症范围上也有很大的拓展,已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新学科。 朱汉章本人作了针刀医学研究概况的报告,全面扼要地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理论构成、特点和临床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应用情况。 根据1998年到2002年五年中全国有关专家发表在国内一级医学物上的有关针刀的研究、应用报告587篇文献统计,报道临床病例数为46149例,总有效率97.63%,其治愈率78.82%,显效率7.60%,好转率11.21%,无效率2.37%。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这20年中,由于理论的不断完善,技术不断规范,其治愈率大幅度提高。从报道的病种来看,针刀治疗的范围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骨科疾病为主,还包括了内、外、儿、皮等其他科疾病。 本次会议有十所高等医学院校教授作了十余篇关于该项技术有关方面的研究报告,从该项技术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在多学科领域内的应用价值。 从江苏省1984年三个医学院校验证研究报告,1998-2002年文献资料统计分析,以及本次会议十个专家报道的临床研究情况来看,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有效率都比较高,而且基本接近,说明针刀的治疗效果是可靠的、真实的。 |
序号 |
签定 |
姓名 |
工作单位 |
所学专业 |
现从事专业 |
职称职务 |
1 |
主任委员 |
王雪苔 |
中国中医研究所 |
医疗、中医学 |
针灸 |
教授 |
2 |
副主任委员 |
陈君长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 |
骨科学 |
骨科 |
教授、博导 |
3 |
副主任委员 |
石现 |
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针灸科 |
针灸学 |
针灸 |
教授、主任医师、硕导 |
4 |
委员 |
李学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 |
教授、博导 |
5 |
\\ |
俞永林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教研室 |
临床医学 |
骨科 |
教授、博导 |
6 |
\\ |
吴绪平 |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 |
中医学 |
针灸 |
教授、硕导 |
7 |
\\ |
曾绪香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针灸科 |
针灸学 |
针灸 |
教授、硕导 |
8 |
\\ |
王爱民 |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骨创伤 |
骨创伤 |
教授、博导 |
9 |
\\ |
刘望彭 |
山西科大学第一临界床学院 |
影像医学 |
影像医学(超声) |
教授、博导 |
10 |
\\ |
吴仁秀 |
安微医科大学外科总论教研室 |
医学 |
骨科 |
教授、博导 |
11 |
\\ |
郭振球 |
湖南中医学院 |
中医内科 |
心脑血管病 |
教授、博导 |
12 |
\\ |
韩来霜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医疗 |
骨外科 |
教授 |
13 |
\\ |
王金铠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医疗 |
血液风湿 |
教授、博导 |
14 |
\\ |
魏稼 |
江西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 |
教授 |
15 |
\\ |
王杰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 |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
16 |
\\ |
李来东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解剖 |
教授、硕导 |
17 |
\\ |
赖新生 |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
中医学 |
针灸 |
教授、博导 |
18 |
\\ |
初国良 |
广州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解剖学 |
教授、硕导 |
19 |
\\ |
陆寿康 |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基础部 |
中医学 |
针灸 |
教授、硕导 |
20 |
\\ |
郑超强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 |
病理生理学 |
心血管病 |
教授、博导 |
21 |
\\ |
谢利民 |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骨科 |
医疗 |
骨伤科 |
教授、主任医师 |
22 |
\\ |
李力 |
内蒙古医学院 |
医疗 |
骨科 |
教授、硕导 |
23 |
\\ |
李森恺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医疗 |
整形外科 |
教授、博导 |
24 |
\\ |
初航 |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界床医院中医科 |
医疗、中医学 |
中医骨伤 |
教授、硕导 |
25 |
\\ |
温海涛 |
白求恩军医学院 |
医疗 |
骨科 |
教授 |
26 |
\\ |
卢子荣 |
渐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 |
医疗 |
骨伤科 |
教授、硕导 |
27 |
\\ |
宋文阁 |
山东大学临界床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 |
麻醉学 |
疼痛临床 |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
28 |
\\ |
易秉瑛 |
总装备部513医院 |
医疗 |
神经外科 |
主任医师 |
29 |
\\ |
曹经山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
麻醉学 |
疼痛治疗 |
教授、硕导 | |
一、会议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证据充分。 二、针刀这一新技术确实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它是将一部分中、西医理论融为一体,很实际解决了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理论问题;从全国大量的文献检索来看,出现“针刀”、“针刀疗法”、“针刀医学”为主题词的文章都在1986年针刀向全国推广之后;另外,该技术有充分的文献积累和比较大的诊疗与研究队伍,应该肯定为一个新学科。 三、该新学科因为从1993年以后即命名为针刀医学,我们认为此名称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的涵盖该新学科的内容应该保留这个名字,没有必要更改。因为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是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而不在于其名称。 四 该新学科具有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理论比较成熟、可为国家节省大量医疗消耗等物点,建议将该技术纳入正规教育,以便培养大量合格人才。 五、该学科仍需继续努力,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慎重选择适应症。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3年9月6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了关于针刀疗法的听证、鉴定会。 在本次会议上,朱汉章教授作了针刀疗法研究概况的报告,全面扼要地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所形成的特 点和临床适应症、禁忌症及应用情况。全国十所医疗机构的专家教授分别从针刀疗法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多学科领域内的应用发展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阐述。 专家委员会听取了有关汇报,按鉴定程序进行了提问和综合评议后认为: 1、针刀疗法在针刀刀具、微创闭合性手术方法、动态平衡失调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和力平衡失调导致骨质增生理论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2、针刀疗法有比较完整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
3、有效性:疗效满意,尤其对韧带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腱鞘炎、筋膜炎、肩周炎等疗效较显著。 其适应症主要为: 1)各种慢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病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 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 5)部分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 6)直线疤痕挛缩。 其禁忌症主要为: 1)严重内脏疾病事体质虚弱不能耐受针刀治疗的; 2)全身或局部有急性感染性疾病; 3)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的; 4)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的; 5)血压高,且情绪紧张的。
4、安全性: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由专业医生按照操作规进行治疗是安全的。 存在的问题: 1)基层针刀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2)针刀疗法前瞻性研究尚存在不足;
专家委员会建议: 1、为保证治疗安全,施术者在治疗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1)熟悉相关局部解剖; 2)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针刀疗法操作方法和技术; 3)严格无菌操作; 4)做好术后外理。
2、技术操作应进一步规范化; 3、部分复杂及较大的针刀手术,可在影像学技术配合下开展; 4、监于“针刀疗法”已经不能完全反映针刀技术的现状(理论和诊疗技术),建议今后称为“针刀医学”; 5、加强针刀医学的科学研究; 6、加快针刀技术的临床准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