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因设计引发伦理困惑 性别外貌都可自定义
作者:针刀培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5-30 09:19:39 【字体:小 大】
|
性别、健康、外貌、智力竟然都可通过人工设计而获得。当科学家真的成了“造物主”,我们这个世界将陷入怎样的窘境?
“设计婴儿”引发伦理困惑
如同克隆技术一样,基因设计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难题,有可能使人类走上危险的道路
5月17日,英美科学家公布了人类1号染色体的基因序列,这表明人类最大和最后一个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已经画上了句号。以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为基础,未来10到20年内,基因医学将进入黄金时代。
几乎是与此同时,英国媒体传出英国一名妇女成了该国首位身怀“设计婴儿”的母亲的消息。
并非所有父母亲都能幸运生下不受其遗传疾病影响的孩子。“设计婴儿”技术的出现,为父母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但相关的问题也由此而生:性别可以设计,健康可以设计,相貌可以设计,甚至智商也可以设计。如果科学家真的成了“造物主”,那么,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将会陷入怎样的道德伦理困境?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伦理学家戴维·马格纳斯警告说,当今世界存在创建一个完美规划的设计婴儿文化的危险。“新的技术有可能使我们走上一条危险之路,这就是创造一个基因下层阶级和基因上层阶级。”
眼癌基因可人工“剔除”
“设计婴儿”风暴是首先从英伦刮起的,处在风暴中心的则是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母亲。在英国政府近期放宽对人体胚胎筛选方面的限制后,这名身患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眼癌)的妇女借助相关基因诊断技术怀上了一个“设计婴儿”。
这位母亲接受位于伦敦的UCH医院专家组特殊治疗,她肚子里的受精卵已经医院事先“筛选”,从而避免了孩子遗传这种眼癌的可能性。这是英国第一例防止遗传癌症影响的“设计婴儿”。由于母亲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眼癌),如果她通过正常途径怀孕,孩子很有可能在出生后就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并可能因此失明。因此,这对夫妇选择使用目前仍然颇有争议的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专家表示,虽然这对夫妇没有生育问题,但他们还是通过试管授精。这样,专家组就可以对存在眼癌的基因进行筛选,而后将不受这种遗传疾病影响的受精卵植入这名妇女的子宫。
在英国,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例占婴儿出生第一年所患癌症病例的11%。大约每1.5万英国儿童中,就有1人患有这种眼癌,其中半数患者通过父母体内名为RB1的基因遗传。此外,这种缺陷基因还增加了患者在其一生中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专家表示,虽然95%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发现后可通过治疗消除,但包括化疗和手术在内的治疗手段经常会导致患者失明。
“设计婴儿”避免基因缺陷
5月16日,英国媒体又报道,世界上第一个免于家族遗传疾病的“设计婴儿”在英国出生,这个幸运的婴儿将不会再受到痛苦基因遗传疾病的折磨,他将健康地迈上成长之路。
39岁的伦敦特维肯哈姆区医生曼迪·鲍姆由于患有基因遗传疾病——结节性硬化症,导致她6岁的儿子乔也被遗传,现在乔已出现面部血管纤维瘤、癫痫及智力发育迟钝等症状。
始终无法说话的乔,在自卑和孤独中,还出现了自闭症。但奇怪的是,鲍姆另一个8岁大的儿子本却没有遗传到这种可怕的基因疾病。为了让下一个孩子避免患上这种基因疾病,鲍姆和丈夫决定,进行胚胎筛选,选择未遗传家族疾病的胚胎。最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医生们的努力下,鲍姆成功怀孕,并且生下了世界上首个免于家族遗传病的“设计婴儿”——健康男婴塞缪尔。
长期后果堪忧
说到“设计婴儿”就不能不提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PGD)这项医学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进入医学应用领域不到20年的历史,大约1000名婴儿通过这种技术降生到这个世界。这项技术是由英国哈默史密斯医院温斯顿爵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89年开发的,可以帮助具有基因疾病的夫妇拥有健康的孩子。所谓的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就是医生通过体外受精的方法,制造出多个胚胎,然后通过基因筛选,从中挑选出合适的胚胎植入母亲的子宫孕育宝宝。最新一项研究显示,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出生的婴儿没有特别的缺陷,但有人对这项PGD技术的长期后果忧心忡忡。
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在这项技术是否应该用于其他用途(比如决定婴儿是否能为患病的兄弟姐妹捐献血液干细胞)上存在分歧。直到去年夏天,英国人工授精及胚胎管理局才允许进行基因筛选。但该机构同时要求,基因筛选只能用于救助自己孩子的夫妇,降低了技术被滥用的风险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