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普 教
013350 内蒙古化德县人民医院针推科
笔者自1994年-1998年采用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42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⒈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一天,最长12个月。
⒉治疗方案:
取穴:患侧口腔黏膜、茎乳孔、颊车。
药物:利多卡因注射液2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维生素B1注射液25mg、地塞米松2mg。
操作:暴露口腔黏膜,取患部相应黏膜部位(上侧大臼齿、中部取小臼齿、下部取口角部对应黏膜),用消毒汉章牌Ⅰ-4型号针刀按针刀进针四步规程作一深0.1—1cm,长1.0—1.5cm斜行切口,先纵行疏通剥离,再横行剥离各一、二下即可。然后用刮痧板刮出紫暗血少许,或见鲜血为度,然后压迫止血。5日1次,5次为一疗程。穴位注射用消毒5ml注射器,6号针头,选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无痛手法进针,取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无血,每次注入混合药液1-2ml,5日注射1次为一疗程。
3.疗效观察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眼睑闭合良好,皱眉正常,鼻唇沟正中,口角不歪斜,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部分恢复。无效:治疗两疗程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无改善。
4.治疗结果
在42例门诊患者中经1-2个疗程的治疗痊愈35例,占83.3%;明显好转7例,占16.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最短是针刀配合穴位注射2次,最多的针刀配合穴位注射10次可治愈,为巩固重患者疗效可投服家父验方自拟牵正散(处方:全蝎30g天麻30 g僵蚕3g 白附子30g 蜈蚣10条,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30包,每次1包,日服3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可获痊愈。
5.体会 面瘫由络脉空虚,风痰痹阻,或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及外伤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经脉失养,筋肉弛缓不收而成,面瘫失治将给患者带来终身痛苦。笔者在十几年临床中对此患者均采取针灸常规治疗,其效不显,后经实践,不断更新归纳总结,加之采用朱汉章老师针刀疗法与穴注射融汇一炉,缩短疗程,手到病除,尽收功效。此法也隶属祖国医学记载中的“截”、“拓”之法,疏通经络,开闭驱邪外越,血受其运病所其治之理。简单地纵横疏通、剥离,可使经气顿通,疾病速除。现代医学研究针刀能治疗本病可能是通过了脑干网状结构的多神经无突触传递途径,提高了面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从而促进了面神经的功能恢复。面瘫又称面神经炎,现代医学是指茎乳突出现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面神经出脑后入耳门,穿过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出茎乳孔向前进入腮腺。本症发病期,以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混合液作茎乳孔注射,直接使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机能恢复正常。治疗取足阳明胃经颊车穴,使胃经气血畅通,致使面部受阻经络功能恢复正常。
Treating 60 cases of Nerve-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Acupotomy Mainly
Liu Xing Wang Bo-yang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Department,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eating nerve-root Spondylopathy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acupotomy, and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ach patient. Results Of all 60 cases, 53 cases were cured, 5 cases were improved. Conclusion Acupotomy could dispel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 points of neck and remove the cause of soft tissue’s aseptic inflammation of cervical region, so as to treat the disease.
【Key words】Nerve-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Acupotomy Chinese herb
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60﹪,中老年人多见。临床以颈肩部的疼痛、麻木及颈部僵硬为主要症状。我科两年来采用以针刀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临床诊断明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大61岁,年龄最小28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7个月;痰湿阻络型40例,肝肾不足型10例,气血亏虚型10例。
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3.治疗方法
3.1 针刀疗法 依据临床查体、神经定位及颈椎X片确定针刀治疗点,根据朱氏法(2),闭合性松解颈部的痛点、条索、结节或颈椎小关节;最后采用相应手法整复颈椎,每周一次。
3.2 辅助方法 术后均采用颈托固定,视病情需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部分病人予以配合口服中药,以加速病情的恢复。
4.疗效观察
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臂症状减轻,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结果痊愈53例,占88.3﹪;好转5例,占8.3﹪;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治疗次数,最多5次,最少1次,平均治疗时间为21天。
5.典型病例
章某,男性,37岁,公务员。于2001年12月15日就诊。颈痛
伴右上肢桡侧麻痛3年,颈后伸时加重,并伴有同侧背部不适感,3年来,经多种方法治疗未效,求治于针刀。查体:C5~6右侧小关节压痛(+++),压顶试验(+),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X片示:C4、5、6椎体后缘增生,相应椎间隙变窄,C5~6右侧椎间孔变小。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痰湿阻络型)。针刀治疗2次后,症状、体征消失,临床痊愈,追访至今未复发。
6.讨论
6.1 关于病因的讨论
主要是由于劳损、外伤、风寒等因素作用下,导致颈项肩臂部的经脉闭阻、气滞血瘀、肝肾不足而造成的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产生的综合症候群。临床归纳起来主要有(1)盘源性----即由于椎间盘的退变造成的;(2)骨性----即骨质增生,骨刺,颈椎小关节移位等原因;此类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临床症状可以大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但X片或CT片仍显示骨质增生,椎间盘的退变情况依然同前,根据临床观察,笔者赞同宣蛰人氏对该病的---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性刺激是引起头颈肩背手痛的重要发病因素的认识(3);此外笔者还认为机体对退变的椎间盘及骨质增生的失代偿亦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6.2 关于疗效的机理探讨
首先,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可导致肌肉痉挛,持续的肌肉痉挛又可以进一步导致软组织缺氧、缺血,释放致痛炎性物质,使疼痛加剧,形成了疼痛与肌痉挛之间的恶性循环;针刀松解治疗,可以有效地阻断因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与因疼痛引起的肌紧张的恶性循环,达到镇痛的效果;
其次,针刀治疗通过闭合性松解粘连及对一些肌肉、韧带的高应力点松解,能有效地改善脊柱两旁肌肉和韧带的紧张和痉挛,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椎间孔的形态结构(4), 减轻神经根受到的压迫和刺激;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的微创治疗,这种微小的破坏性治疗能有效地激发和促进机体的康复机制和代偿能力,使机体能很好地适应退变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质,从而达到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5)。
6.3 针刀疗法的优越性
临床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可重复性强,节省诊疗时间等诸多优点,为临床治疗该病症增添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丰富了传统的保守疗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朱汉章著 针刀疗法 中国中医出版社 1992。92~99
3. 宣蛰人主编. 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265~268
4. 黄枢著 中国针法微型外科学. 科学出版社.1998。140~150
5. 朱汉章著. 针刀医学原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07~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