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针刀医学的发展定位
陈文精
[作者简介:陈文精,1994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2001年学习针刀医学,贵州省凉都水城县人民医院针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理事。]
…………………………………………………………………………………………………………………………
在朱汉章老师逝世一周年到来的时候,总该写点有意义的题目纪念一下。针刀医学发展定位的思考正是最好的题目,所以我就胡思乱想,突发奇想,冥思苦想,幻想梦想,终于算有个结果,也就是我要写的。也许对错并不那么重要,思考的过程已经比结果更重要。也许个人已经非常渺小,面对人生,针刀医学才是生命的真正寄托。苏轼有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无一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由于视野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庐山的认识也就不一样。只有摆脱主观上的“只在此山中”,才会有全面的认识。纵观不同专家面对针刀医学的精辟看法,何尝不是如此感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在针刀医学的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定位,比如目前的问题是集中力量解决针刀医学作为高等教育独立专业和独立医疗科目的一个定位。定位有整体的定位,也有局部的定为。有大方向的定位,也有小方向的定位。有学科的定位,也有归属的定位。有行政的定位,也有管理的定位。有教育的定位,也有培训的定位。有针刀综合医院的定位,也有针刀专科医院的定位。有理论的定位,也有临床的定位。有学会的定位,也有学术的定位。有国内推广的定位,也有国际推广的定位。有城市的定位,也有基层的定位。有整体的定位,也有局部的定位。有目前的定位,也有前瞻性的定位。
针刀医学的发展定位,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核心,两个建设,三个部门,四条主线。”
1.一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指针刀医学是绿色医学,损伤微小而且无后遗症和副作用,在药物泛滥的今天,给病人带来的是如春风的和煦,如春雨的润物而细无声。由于针刀医学简、便、验、廉以及五大转变,即将大量的疑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难治变为速愈;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将开放性的治疗变为闭合性的治疗;将损伤痛苦型治疗变为微损伤无痛苦型治疗,因此会在国内外迅速推广传播,将为更多的软伤患者带来福音,对人类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针刀医学的核心包括针刀医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构建,针刀医学的行政归口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刀医学发展的一个理想是中国针刀科学院的成立。
2.两个建设。
两个建设是针刀医学学科的建设和针刀医学行政机构的构建和建设。
2.1.针刀医学学科建设。
针刀医学奠基性著作《针刀医学原理》的出版,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2003 年 9 月 6 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了关于针刀疗法的听证、鉴定会上,来自全国的二十九位知名专家教授分别从针刀疗法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在多学科领域内的应用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阐述,认为针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基本成熟,建议组织推广,并建议将针刀疗法界定为一个医学新学科,命名为“针刀医学”。这是针刀医学学科的里程碑。
而朱汉章教授认为,作为一个学科,针刀医学发展还刚刚开始,针刀医学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他明白针刀医学学科鉴定的重要和迫切,以及学科发展的时不我待,因此在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针刀医学学科鉴定之后,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并委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于 2004 年 10 月 9 日主持了 “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评价研究”课题鉴定会,结论是:该课题选题新颖,设计合理,研究资料齐全,方法可靠,有统计学检验,结果可信。通过查新报告说明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是力平衡失调的理论在国内外尚未见报导,表明该项成果具有原创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 2004 年 12 月 26 日,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了“关于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鉴定会,结论是:针刀医学在理论、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值得推广应用。2005年,“针刀松解法基础研究”中标国家基础理论研究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项目,这无疑是针刀医学在学科建设方面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2006年2月,“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成为第272次香山科学会议讨论议题。此次会议,实际上为针刀医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一个定位:一是针刀医学实验室和研究所的平台;二是针刀医学国内和国际诊疗标准的建立;三是人才培养问题;四是针刀医学是一个全新的医学学科,教育编码和医疗编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五是创建针刀医学专业性杂志;六是尽快将针刀医学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有关高层次的科学发展规划。
朱汉章老师马不停蹄地为针刀医学学科建设而努力,在日日夜夜的工作,在运筹帷幄的周旋,以致于在2006年10月14日不幸因心脏病复发去逝。留下六个遗愿,实际就是朱老师生前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当朱老师走了,我们在痛苦中反思的时候,才明白朱老师的重要,以及他的无私无畏精神和博大的胸怀。针刀医学的学科建设可以说是路漫漫兮,同仁仍需努力!
心在痛苦诗是泪,人因悲伤文如血。
从长计议思发展,化痛为力为远行。
生命献给针刀事,汉章精神励后人。
学科建设添砖瓦,六大遗愿是定位。
2.2. 针刀医学行政机构的构建和建设。
针刀医学行政机构的构建和建设实际上是指官方针刀医学机构的建设,因为目前针刀医学在发展过程中行政线路十分单薄。朱老师在的时候,很多官方的工作是他在全身心地去做,一方面是朱汉章老师把针刀医学当作他毕身的事业和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的权宜之际。所以很多迫切又重要的事情全部集中到他一个人的肩上,所以难免面累身乏,心力憔悴,用披荆斩棘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1993年针刀医学落户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的建立使医教研一体发展,在北京打开针刀医学发展的局面。2001年朱老师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创针刀医学划时代的局面。纵览针刀医学发展史,官方有张文康、李振吉、吴阶平、沈志祥等鼎力相助,学术上有尚天裕、顾方舟、王雪苔、陈君长、石学敏、刘德培、李力、董福慧等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李振吉、尚天裕、王雪苔等对针刀医学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以往只是以学会为纽带的发展已经不能涵盖针刀医学的全面发展,毕竟针刀医学的发展不只限于学术的繁荣。所以官方的建设同样迫在眉睫。我认为,针刀医学行政上的归口应该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因为从针刀医学学科发展来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挥了官方的重要作用,并且针刀医学是由中医发展而来的新学科,是中国人发明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融合现代理念的特色新学科。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可以在科技司设立针刀科技处对针刀医学在行政上进行管理;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设中国针刀科学院等下属机构,全面调控负责发展针刀医学的医教研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国内针刀管理体系的发展必然为针刀医学在全球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避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遗憾。相信已经有很多的仁人志士看到了针刀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不但支持针刀医学的发展,并且投身到针刀医学的建设中来。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和普及,针刀医学的简、便、廉、验将给基层百姓带来福音,因为基层的颈肩腰腿病是普遍存在,很多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而针刀医学在软伤病的优势正好可以充分发挥,因此针刀界和有关部门要重视针刀医学在新农合中的巨大作用和巨大潜力。相信不远的将来更多的软伤病人将得到针刀的治疗,相信不远的将来针刀医学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科学院对针刀医学相关抽样调查计算结果显示,截止2004年全国针刀从业人员的总数为 102695 人;全国每天接受针刀治疗的就诊人数达 360723 人次;全国每天接受针刀治疗的住院患者人数达 14064 人;全国针刀专科医院的数字达 369 所;全国针刀门诊部的数字达 2166 家;全国在医院设立针刀科的数字达 3432 家。并且随着各大学针刀医学专业招生和短期培训班的增加,从业人员要逐年大量增加。而且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铺开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即将启动,接受针刀治疗的病人也会大量增加。 据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字,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已经有6.85亿人,达到农民总数的85.70%。那么在县以及乡镇针刀从业人员有多少?每年有多少农民接受针刀治疗?针刀医学能为新农合节约多少费用?这些问题谁来关注,以及有无针对农合的针刀培训班等。最关键的问题是有这么多针刀从业人员,执业如何规范?目前从事针刀的有中医专业的,有中医针灸推拿的,有中医骨伤的,也有西医外科、理疗科、疼痛科、麻醉科、康复科的等等,针刀执业的考试和针刀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设想: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设针刀医师认证中心。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针刀从业人员的执业医师考试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该中心依据有关法规制定国内执业针刀医师考试大纲;组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刀医师考试工作专家委员会并建立专家数据库;承担执业针刀医师考试试题的命题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的考试题库等等。
3.三个部门。
三个部门指医、教、研部门。即国际针刀医学综合医院;针刀医学大学;加强针刀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成立针刀医学实验室。
3.1 医。
针刀医学目前缺少规模较大的针刀综合性医院,设想中的针刀综合医院应该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国际化针刀医院,面对国内外的广大患者;规划合理,科室健全,管理先进,设备一流;设有针刀内科、针刀骨科、针刀妇科、针刀儿科、针刀皮肤科、针刀外科、针刀脑病科、颈椎病科、肩病科、腰椎病科、椎管狭窄病科、强直性脊柱炎科、膝病科、踝病科、骨坏死病科、椎间盘病科、针刀肛肠病科等。
针刀综合医院要引进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资金运作,而且国际化发展战略和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理念是经营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3.2 教。
朱汉章老师和王晓智老师策划了针刀疗法的第一次培训,那是在1987年,至今20年风风雨雨,朱老师以及很多针刀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一曲针刀推广的壮歌。可以说没有这些针刀老师就没有今天10万针刀医师的局面,就没有针刀医学今天发展为一个新学科的局面。
2003 年,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上、下册)由国家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成为中、西医高等院校的选修课教材。2004 年,由教育部组织的著名医学专家(包括四名中、西医院士)参加的对针刀医学评价性的鉴定会,得出的结论是“该针刀医学在理论、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是在诊疗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5 年,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刀医学系列(5 本)》(朱汉章任总主编)获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教材。2005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中医药大学正式招收针刀医学方向研究生课程班。2006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等开始招收针刀医学方向本科学生。全国目前己有 20 余所中、西医高等院校开设了针刀医学课程。
针刀医学在教育方面的最高成就就是成立中国针刀医学院或针刀学院,甚至成立中国针刀大学。这是早晚的事情,当然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有很多具体的条件要去创造。
针刀之“教”,任重道远。师资力量和建院资金是最主要两大难题,并且师资力量是最首要的问题。
3.3 研。
即主要是加强针刀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成立针刀医学实验室。
针刀医学的解剖学的研究有待深入和完善,目前针刀医学的解剖书籍较少,不能满足针刀临床的需求,庞继光老师的针刀入路解剖,对针刀医师有极大的指导价值,但是仍然不够精细,不够全面。柳百智老师在写一本关于针刀的立体解剖的书,针刀人在期待中。闻德超医师对软组织解剖有全面微细的认识,其枕肩三角区解剖、三大软组织系统等很多解剖认识可以作为营养吸收。对钟世镇院士、李义凯博士等解剖专家的研究成果也应该认真学习,用他们的一些解剖知识指导针刀的临床治疗。还有我们不要局限在书本上学,要在尸体上作细致的实践学习,以后要多作针刀解剖学的研讨,要长期举办针刀医学的解剖培训班。
针刀医学关于疼痛的理论研究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因此要吸收其他的疼痛研究成果,同时加大软组织损伤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在诊断上突破现在的单纯的临床诊断,应该在粘连疤痕挛缩和堵塞四大病理方面增加仪器设备辅助诊断,比如软组织损伤高清晰电脑分析诊断扫描仪的研究等。在针刀的治疗上,应研究电脑数字导航系统,用以分辨神经血管内脏等组织,使针刀的操作过程能清晰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从而超越现在的C臂可视系统。
目前针刀医学在基础研究方面有一些成果,如:压应力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针刀疗法对L3横突综合征兔血浆血栓素B2及6-酮-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针刀疗法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腰椎间孔针刀松解对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SOD、LPO含量的影响;腰椎间孔针刀松解术对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β-内啡肽与P物质的影响;针刀松解对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外周血单胺类物质的影响;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模型的修复作用及临床意义;针刀治疗软组织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等,但规模总的来说远远不够,因此成立针刀医学实验室是很重要的。
针刀医学医教研的发展是一体的,是同步发展的,医院、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可以兼职的,统一目标,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团队协作。医院具备强大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学院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中西医基础扎实的优秀学生;实验室成功完成大量的科研成果,如此就逐渐形成独特的针刀医学文化。
4.四条主线。
四条主线:一条是中西结合,优势互补;一条是基层推广,服务百姓;一条是百花齐放,百家合流;一条是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4.1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什么是针刀医学?针刀医学是中医学的抽象思维和西医学的形象思维的共济和交融,以抽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用,体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在这样复杂的思维模式的框架下,研究针刀闭合性手术的操作和作用机理及其所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医学。说针刀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是从思维的交融贯通来说,这是超越形式上的所谓结合,比如临床上病人吃中药同时挂点滴这只是形式上的中西医结合而已。针刀医学则是把中医思维和西医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如油裹面,难解难分。针和刀合在一个器械上,体是针,用是刀,刀离不开针,针离不开刀。古语说一阴一阳为之道,即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医的思维和西医的思维表面看是对立的,而实际上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即是宏观和微观的区别。没有宏观就没有微观,同样没有微观就没有宏观。所以说东西方思维是各有侧重而已。
我们强调针刀医学的抽象思维,是因为针刀医学是在中医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吸收中医的基本理论即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学、中医经筋理论等都可营养针刀医学,提高针刀医学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我们重视针刀医学的形象思维是因为针刀是一个操作性的技术,操作的成功依赖于微观的研究,如精细解剖学、数字化人体技术、现代生物力学、骨科手术学、西医诊断学、现代麻醉学以及现代先进设备如CT、核磁、B超等。当然在临床实践中,因为每个人对针刀医学的运用各有心得,有的专家以中医思维为主,有的专家以西医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就有很多理解和说法,而实际上都没有违背针刀医学原理。朱汉章老师在《针刀医学原理》一书的前言强调:针刀医学原理一书重点给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一种新的模式、一种新的方法论。
2007年10月16日,卫生部长陈竺在北京香山举行的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上强调:“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的、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性趋势”。陈竺部长预见,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科学家应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中西医学思想于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医学。这种医学兼取两长,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
针刀医学正是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融合中西医学思想为一体的二十一世纪的新医学之一的创新理论体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在软伤疾病、脊柱疾病、脊柱源疾病等临床疑难病的治疗上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
“勤求博采,厚德济生”,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校训。“勤求博采”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表示中医药大学生要做到勤奋研求,广博采搜,汇通中西,学贯古今。强调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厚德济生”的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济生合而表示师生要宽厚仁爱,品德高尚,以仁术普济苍生,全面服务社会。强调品德修养、做人做事。以上八字还寓含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汉章老师因病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但是汉章老师的为人师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史里会写下光辉的一页,如果借用“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来总结汉章老师伟大的一生,是很贴切的,因为针刀医学继承了东方科学的精髓,融合现代医学的精华,正是秉承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在品德上,汉章老师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针刀医学的发展中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宽厚仁爱,普济苍生。“勤求博采,厚德济生”就是汉章精神的核心所在。针刀人应该坚持汉章精神,把针刀医学的伟大事业发展到全球,为广大的软伤患者带去福音,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目前中医的发展有一些波折,尤其个别反对中医人士的一些浅薄认识,对中医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这是暂时的,国家已经加大了对中医药发展的力度,尤其是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特别是十七大后,中医药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针刀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的典范,但是其发展遇到的阻力会更大,毕竟新事物要得到认可是需要努力加时间的。中医现代化的典范的提法是王雪苔教授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实质是中西结合范畴,但这个提法更强调针刀医学的发展仍然要立根中医发展的沃土,仍然要搭乘中医发展的快车,仍然要借助中医与时俱进的力量。所以王老强调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用针灸学的新的研究成果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
现在有很多人不理解中医,不理解针刀医学,这并不可怕,甚至有人公开反对也不可怕,因为历史是公正的,时间是公平的。当年也有人要主张取消中国汉字,现在五笔输入法等使复杂的中国汉字同样简单好用,现在有人再提取消中国汉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中医也一样,只要我们找到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针刀医学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一些质疑不解自答。路就在脚下,钥匙需要去寻找和创造!
对针刀医学的各种精彩的认识,说明一个问题,无论是西医医生还是中医医生都能学好针刀医学,不过初学者应该抛弃门户之见,勤奋研求,广博采收,汇通中西,学贯古今。有人说中医好比一个人从山顶往山下走,有了整体的风景欣赏,再逐渐欣赏局部的风景,认识再逐步细化,即是有宏观的思维后又有各种认识再逐步具体细化。西医好比一个人爬山,看得越来越远,积累越来越多,认识越来越全面。所以很多西医的专家学针刀医学后取得巨大成就,如庞继光老师学习针刀医学后,对针刀医学的规范治疗作出了很大贡献。
4.2基层推广,服务百姓。
我们在发展上有一个片面认识,就是认为只要治好几个政要或者知名人士或者上层人物就可以引以为豪,就认为针刀医学飞速发展了,这好比钓到一条鱼以为钓到天下的想法。而实际上这只是针刀医学发展和临床宣传的一个策略和权宜而已,我们是想借一点东风来些风风火火的事业,这没有任何错,但这并不是针刀医学发展的大趋势。针刀医学发展的大趋势在哪里呢?我认为基层是大趋势之一。基层至少包括:一是针刀医学的基层机构,即教育机构、各省的针刀学会、医院的针刀科和乡镇的针刀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针刀专科医院和诊所等:二是服务基层的老百姓,主要是新农合和新城合的病人,针刀医学的基层服务可以覆盖全国80%的人。针刀医学的简便验廉的优势使针刀医学在基层大有可为,特别在县乡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方。这并不是说针刀医学的发展不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是说医师可以不依赖大型的设备,可以充分发挥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疾病进行诊治。古溪针刀是针刀医学基层推广、服务百姓的代表。陈贵斌老师总结的快速诊断和快速治疗给我们针刀人一个启示。2007年8月,我和张应学主任一起去观摩陈贵斌老师的针刀诊疗,可以说是受益非浅,学习有益。我们还要探索农合住院病人如何速愈的问题,常规的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治疗,农民朋友没有这么多时间来住院,并且农民病人的软组织损伤病较重较广泛,所以我们探讨一种针刀治疗的方式,试图缩短病人的治疗疗程,减少病人的治疗次数,多部位的病损可否一次治疗的问题,通过临床的实践,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笔者通过临床探索总结了一种针刀医学的新的治疗方法:针刀短程治疗法。针刀短程治疗法以针刀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融合了朱汉章老师腰硬膜外麻醉下的关节强直骨科针刀剥离术、江苏陈领主任的全麻针刀治疗术理念、张瑾主任的针刀辨位治疗、陈贵斌老师的针刀快速诊治法、张应学主任的针灸探位术。总之针刀医学走好基层路线,将大大拓展发展空间,在国家大力提倡解决民生问题的今天,针刀医学必将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作出巨大贡献。
4.3百花齐放,百家合流。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上承夏、商、周三代学术,下开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两千多年的思想先河。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的。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他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只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才是最后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秦之所以没能最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并结束百家争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焚书坑儒”来拒绝百家合流,绝对以申、商、韩的儒家思想治国,致使其走向了灭亡。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就是结合实际进行百家合流。百家合流在百家争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针刀医学的百花齐放表现在除了汉章针刀器械之外,还有针灸刀、铍针、银质针、松针、刃针、长圆针、药刀针、新九针、水针刀、松解针、巨钩针、小宽针,针挑、金针拔障、浮针、拔针、齿钩针、松筋针、针镜、改良针刀等等。可以说都是出现在小针刀之后,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学科纵深发展的表现。朱汉章教授2005年在南京会议说过:“针刀医学在全国乃至国外已经形成这么大的气候,也可以说已经成长为一棵大树。一棵现成的大树你不靠,偏偏在另一个地方换一个名字种一棵小树,要让他长大多不容易。希望这些同仁认清这个道理,只有归队才有前途,才可能进入高等学府,晋升职称,才能成为专家,我们不能违背历史,说实在的,第一个研究针刀的人是我,第一个通过鉴定的还是我。对于走弯路的同仁,愿意回来的一概欢迎,不计前嫌,现在回来正好赶上。”汉章老师的一席话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针刀大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带刃的,用于切割、铲削松解软组织的针刀;第二类是不带刃的圆钝头状的拨针、松筋针,用于软组织钝性分离松解舒通经筋、肌筋膜;第三类是带尖钩针,用于钩松、减涨、减压、松解软组织。针刀医学在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确切的效果。随着这门年轻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研究治疗的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目前急需做好的是规范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这是为针刀医学的发展提高层次和地位,同时也为针刀医学的实用性研究提供条件。我们反对一些人为了赶快出名,标新立异,无意义的在针刀的针柄部改装,天津苏红主任就坚决地反对这种所谓的创造,并说一夜之间即可设计几百种这种针刀,但并无多大的意义。对于针刀医学来说,一方面提倡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针刀医学学术领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同时我们更强调针刀医学的引领者应坚定地沿着汉章老师的步伐,着力营建针刀医学百家合流的新局面。
4.4 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继承创新即是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学习总结前人经验,同时在具体实践中开拓发展新路。与时俱进,我们从针刀医学的视觉去理解认识这句话,就是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理解和继承汉章老师的学术成果,发扬汉章老师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精神,坚持和坚定地走汉章针刀医学学科和学术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在临床中灵活运用针刀医学原理,而不是因循条文,并且要学习和引入相关医学学科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科学的新的科技成果,为针刀医学注入新的血液。同时针刀人要和着时代发展的脉搏,紧跟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奋进的步伐,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添砖加瓦,为解决民生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海军总医院影像科主任林井副和康复理疗科主任乔晋琳经过长期研究,开发的周围神经HRCT同层显示重建技术为针刀治疗神经卡压综合症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定位手段,从而有效提升了针刀治疗该类疾病的效果。周围神经HRCT同层显示重建技术利用16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特点和各种综合的方法及经验,将神经以整体形态显示在同一平面上,从而首次打破了传统CT横或斜切面显示神经的缺陷,获得了多项神经观察指标,如整体形态显示、量化分析、张力状态观察、走行的方向观察、显示的长度扩延及细化、神经根逃逸现象的观察等。过去临床治疗神经卡压综合症一直沿用的以压痛点为针刀松解部位的传统定位方法,而周围神经HRCT同层显示重建技术在针刀治疗传统定位方法的基础上,使针刀松解部位实现可视化,有利于提高针刀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针刀治疗疾病的效果。与此同时,周围神经HRCT同层显示重建技术也为针刀医学临床和基础科研提供了新的客观依据。在科研过程中,主观指标的改善难以作为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而周围神经HRCT同层显示重建技术实现了对神经卡压情况的观察,可以作为针刀治疗神经卡压综合症疗效判定的客观标准,从而为针刀医学的推广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这是针刀医学科研继承创新,与时俱进的典范。
针刀医学与时俱进的关键是要突破观念的壁垒,不是说有先进设备、优裕的环境包装起来就是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传统的力量,要努力以中医学的精华和成果丰富针刀医学的内涵;另一方要把现代的设备、理论和管理方法与针刀医学的精髓融合,努力建立针刀医学服务网络平台、针刀医学人才体系平台、针刀医学科研体系平台、针刀医学信息网络平台和针刀医学教育体系平台。总之使针刀医学的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走向规范化,富于创造性,并且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获得新的内涵、新的动力。
不要认为针刀医学一往“西医”靠就觉得现代化,一往“中医”偏就落后,无论西多还是中多,都是针刀医学发展大方向下的小方向,我们应该把观念统一在只要有益于针刀医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益于针刀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完善,有利于针刀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有益于针刀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益于针刀医学的推广和传播等方面上来。针刀医学思维是一种中西医共济思维,是一种医学理论框架的创新,对其中医和西医成分的多或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还是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同时更强调百家合流,中西互补,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路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针刀医学三十年发展的风风雨雨,老针刀人是最有切身体会,所以我们要立足未来,放眼世界,清醒认识针刀医学走向辉煌是需要充分时间的,就像上海顾雪忠主任说的“针刀医学的发展不是这一代就能完成,重要的是加强对下一代人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让针刀医学深入人心,扎根百姓”。
汉章老师在针刀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全身心读投入工作,不计个人得失,忘记自己身体有病,超负荷透支健康,深圳的谢兴生主任也是这样,自己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仍然不知。汉章老师“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精神我们要大力提倡,但是不爱惜身体我们引以为戒!
本来针刀医学的发展定位这样决策性的认识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因为太热爱针刀医学,所以就从一个普通针刀人的角度去审视针刀医学发展的定位,在针刀医学蒸蒸日上的今天,我的思考也只能是看到冰山一角而已,所以认识难免有片面性和不妥之处,敬请针刀同仁以玉言慧我为谢!
文虽止而意未尽,话虽繁而诚心多。针刀医学对我来说已经不只是一门技术,一门学科,而更多是像自己人生的过滤器,仿佛如果自己没有针刀作为一个文化内涵来丰富自己,自己也就剩下一个苍白的躯壳!施晓阳老师的名言“我为针刀生,针刀是我魂;永作针刀人,誓推针刀业”,信然!!
最后写一首汉章老师逝世一周年的藏头诗和大家分享:
中医神针盛西汉,
医有针刀谢汉章。
为作良医研九针,
本为医学创针刀。
西医构造萃精理。
医者之福博深论。
为有上苍德乃大,
用心一生泽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