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密切护理配合在X光监视下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针刀治疗。方法:自2000年至今,对于46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X光监视下,经皮穿刺针刀股骨头骨髓腔穿刺及X光监视下,经皮穿刺针刀髋关节腔穿刺行骨髓腔及关节腔减压的治疗护理。结果:采用针刀经皮骨髓腔及关节腔减压,可有效降低骨髓腔的压力,改善血运,重建微循环,为死骨部再血管化和细胞重新长入开辟了道路。结论:采用X光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加以密切护理,可中止或逆转病变,从而保留了患者的股骨头及髋关节功能。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针刀;X光监视;护理配合 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rcrocis of fenoral hea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高,寻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能中止或逆转病变。我科自2000年至今,采用X光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46例,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精心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共58髋,其中右髋40例,左髋18例,经筛选均为股骨头缺血坏死Ⅰ期~Ⅱ期患者,Ⅰ期30髋,Ⅱ期28髋;男26例,女20例,年龄12岁~58岁,平均年龄为32.6岁,病程8个月~17个月,平均病程13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Ficat提出的成人股骨头坏死的四期分法及Maxcus的四期六型分期法,根据临床观察总结,以临床、X线法、CT、ECT、MRI为依据,综合分期。 1.3 方法 针刀髋关节腔减压。在X线监视下进行定位,将X线光圈缩小,中心线放置在髋关节,在髋关节腔的皮肤表面做龙胆紫标记,在龙胆紫标记处,先用5号球后注射针管垂直穿刺,回抽无血后,注入消炎镇痛液(由2%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12 1 mg,维生素B6 200 mg,生理盐水5 ml配制而成)。出针后于原穿刺点以Ⅱ号针刀垂直刺入髋关节腔,刀刃平行于神经、血管束,在X线监视下,将关节腔的后壁切2刀~3刀,一般1次/周;针刀骨髓腔减压。在X光监视下,于大转子下3 cm处,涂龙胆紫标记,局部麻醉药浸润后水平进1号针刀达骨面,沿股骨颈中轴线向股骨头矢面刺入,使针刀穿透骨皮质达骨髓腔,为确保减压效果,针刀应达股骨头关节面下0.5 cm处,并在同一针刀点,于X光监控下,改换位置,取不同方向刺入骨髓腔2个洞~3个洞,一般1次/周;全身用药。在针刀治疗的同时,静脉点滴一定量的抗生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同时补充钙剂。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嘱患者术前2 h~4 h禁饮食、饮水,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观察腹部体征,做好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1.2 心理护理 整个治疗过程均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全过程及该项技术的优势,及时洞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向患者介绍疗效好的实例去鼓励患者。这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对治疗成功的信心,还可以减少患者对疾病所造成身体伤害的恐惧和对治疗的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1.3 环境及物品准备 环境准备:术前1 h进行紫外线照射,治疗室内清洁、整齐、无杂物,室温控制在24 ℃~26 ℃,湿度控制在50%~60%;物品准备:各无菌穿刺包、手套、龙胆紫及消毒用品,并将消炎镇痛液提前配制好,抽在20 ml无菌注射器内备用。 2.2 术中配合 安慰患者精神放松,让患者取仰卧位,双目向上,双足并拢,在X光下进行定位,并做好龙胆紫标记,带无菌手套,消毒皮肤,铺无菌巾,经3人核对确保无误后,再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监视患者的神志、面色及血压变化,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呕吐等反应,应立即中止治疗,清除呕吐物,遵医嘱给予胃复安20 mg肌肉注射,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继续按压进针点达5 min。防止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渗出,超过24 h后宜行热敷、中药烫洗或者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因局麻药的缺点是止痛不完全,患者会有恐惧感,可适当应用镇痛剂,以缓解疼痛。移动患者时,需托扶患肢,避免因活动患肢引起不适,并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征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3 术后护理 此种治疗手段,操作简单,安全易行,并发症少,患者无痛苦,患者治疗后一般状况良好,但该治疗手法进刀部位离大神经、血管较近,仍有可能造成血管及神经损伤,所以仍需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恶心、呕吐、烦躁、血压下降及肢体麻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患者出院时,应嘱其扶拐行走3个月~6个月,避免下肢负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准备合适的双拐,使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与患者的身高臂长相适宜,拐杖底端配橡胶装置防滑,拐杖的顶端用软垫包裹减少对腋窝的直接压力,练习利用双拐和腿部的支撑、站立,以及在患肢不负重的状态下缓慢行走。我们采用针刀经骨髓腔及关节腔减压,可有效降低骨髓腔压力,改善血运,重建微循环,为死骨部再血管化和细胞重新长入开辟了道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治疗成功率高等特点,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找到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一般经过3次~5次针刀治疗和护理辅以0.5 a~1 a全身用药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46例患者中,治愈31例,占67.4%;显效12例,占26%;好转2例,占4.3%;未愈1例,占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各项工作均有护理人员直接参与,护士通过对患者的耐心解释和安慰,与医生准备无误的配合,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文阁,傅志俭.疼痛诊断治疗手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 [2] 陆一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 [3] 施楚君,张莲春.康复训练程序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