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由于肩胛骨背部肌肉及肌筋膜等结缔组织因急性损伤或累积性劳伤所致。长因肌肉负荷过度疲劳的基础上受凉、潮湿或季节气候转换时发病。该病有多种多样的疼痛表现症状。临床传统治疗方法多不理想,且易反复,成为临床上颇为棘手的常见多发病。作者应用针刀治疗242例病人,多数只需1-3次治疗即可治愈,13例1-2年后重复治疗一次。
临床资料
242例中男132人,女110人,年龄最大76岁,最小19岁,其中25岁至55岁210例,同时合并患有肩周炎的69例,双侧同时犯病的133例,右侧205侧,左侧170侧,共373侧。61例治疗一次,121例治疗二次,60例经3-6次治疗。随访198例,疼痛感消失,无不适。有明显好转,但仍有不适,天气变化仍感有轻度疼痛者66例。病人对该治疗法均满意。有效率100%。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一、病人主诉:肩胛背部酸痛、钝痛、胀痛、畏风寒,少数病人疼痛难忍夜不能寝。 二、患侧体征:压痛点多在肩肌起止处和肩胛背部深筋膜处。在体检按压时常引起惊跳或退让躲避。多数病人可触及增厚肌筋膜呈条索状或疼痛结节。有的病人运动肩关节时可出现关节周围的硬化条索弹响声。单纯肩胛背肌筋膜炎以疼痛为主,肩关节运动多不受限,仅在少数中老年病人同时合并患有肩周炎(凝肩)时,才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症状较重的病人可出现交感神经症状,当扣击疼痛区域时,皮肤发生苍白或充血现象。
针刀治疗法
用甲紫标记压痛点,根据病人体质情况和耐受程度,每次选3-6点。根据肌纤维走向,与肌纤维平行进针刀直达治疗区域骨面,先纵行分离,后横向分离松解,在,最后将针刀退至深筋膜浅面再分离松解。在痛点组织内以形成硬节或条索者,应做切割松解分离后出针刀。压迫止血后覆盖创可贴。对某些惧怕针刀术疼痛的病人,可对施术部位先进行局部麻醉每点3-5ml局麻药,5-10分钟后再做分离松解治疗。为防止局部麻醉药引起施术区血管扩张而致针刀损伤出血,可在局部麻醉药中加入一支止血敏(酚磺已胺),局部麻醉药配方可参照宋文阁的疼痛治疗配方。
讨 论
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肩胛背部肌肉及其深浅筋膜等结缔组织因炎症而发生疼痛,并伴有肌痉挛,局部压痛,多能触及皮下硬节或条索,酸软乏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是其病理基础。根据压痛敏感区肌肉,筋膜等活体组织研究观察,患病区脂肪浸润,纤维细胞增生,肌纤维细胞核数目增加,肌横纹消失等改变。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只有少数能明确说出发病确切日期和损伤原因。大多数人因累积性损伤缓慢发病,初始症状不严重,常被忽视。发病时常采取按摩,贴敷各种止痛膏,理疗,封闭等一般性治疗和休息,而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疲劳和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使其反复发病,一次比一次加重,且不易缓解,对以往传统治疗法失去信心。一拖就是数年乃至十几年。中老年人(女性40岁,男性50岁后)有时合并肩周炎前来就诊。肩胛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特点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肩关节运动幅度多不受限。肩周炎的临床特点是不但肩臂疼痛,同时伴有肩关节运动障碍,关节僵直活动受限。肩胛背部肌筋膜炎属慢性软组织损伤,针刀分离松解治疗效果极佳,大多数病人经过1-3次治疗即可治愈,合并患有肩周炎的需治疗3-5次。一个月左右后多能获得满意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