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张力性疼痛是临床上以软组织张力增高导致疼痛为特点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在针刀四大基本理论中,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病因是动态平衡失调,而造成动态平衡失调有四个病理因素:粘连、挛缩、疤痕、堵塞,软组织挛缩就造成局部张力增高,而导致疼痛。如常见的颈椎病 神经卡压综合征等,本文以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为例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本组共治患者32例,男18 例,女 14例,年龄15—78岁,平均42岁,病程3天—10年,平均3月。
1.1. 2诊断依据
(1) 有软组织损伤病史,亦可无明显诱因。
(2) 疼痛:慢性者,臀骶部可逐渐出现酸痛并加重,感觉为一片(相当于该皮神经支配区),喜热恶寒,劳累可诱发,患部封闭可使急性症状迅速缓解。有时向臀部或大腿后部放射,某些个体能诱发剧痛。急性者多有扭伤或其它病史,患部刀割样疼痛,甚至伴有肌肉痉挛。
(3)反应点:多数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臀部可触及软组织张力增高区 ,在此区内可有结节、条索、包块(如脂肪疝出)、压痛点等反应点。 .
(4)感觉障碍:受累皮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等.
1.2.治疗方法
1.2.1针具规格
朱汉章教授结合现代中西医微创手术理论研制了小针刀。其规格为长5—8厘米,针头约1.0厘米,直径0.5—0.8毫米,末断扁平刃斜口,刀口线0.5—0.8毫米。将针刀装在长10厘米、直径0.8厘米的手柄上〔2〕。
1.2.2进针点:
一是卡压反应点:在此区内可有结节、条索、包块、敏感压痛点、张力高峰区(局部张力最高的区域)等卡压反应点,这些反应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用针刀在这些点减压效果最明显。二是相关穴位:可据张力增高区的经络走行来选取,秩边、胞肓、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等。
1.2.3针刀手法
刺拨法:适于患处局部粘连严重者者。垂直于患处皮肤急刺,拨动松解粘连后快速出针,不捻转不留针。
急刺法:适于臀部肌肉丰厚区或软组织较厚部位。 垂直皮肤急刺,不捻转,不留针,快速出针,进针较深。
割刺法:适于臀部条索包块等。急刺入条索包块等病灶,轻轻划割减张后出针。
1.2.4操作
定位:触到反应点后,用龙胆紫或用指端压痕十字标记,作为进针点。
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6—8平方厘米皮肤。
进针减张:急刺入患部,进行一点、多点、线式减张,进针深度以刺破张力增高区和正常区交界处为宜(一般刺破筋膜即可),不必过深误伤组织。
包扎:出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止血,此时患者一般都感觉疼痛明显减轻,无菌敷料覆盖包扎24小时。
1.3张力指数测量
1.3.1测量仪器 张力计Ⅰ型*〔1〕
组成:1)底座为恒重约100 克,2)测量端到底座下测量杆长1.5 厘米,4)张力弹簧,5)指针,6)刻度盘。如图:
原理:若软组织内部张力增大,则会与张力计施于组织表面发生形变的力成对等关系,在此处所测值约等于软组织内部张力。
标定:经标定该张力计测量最高达400达因。
1.3.2测量方法:只需将张力计测量端垂直放于一个张力最高点或反应点,用1毫米/秒的加速度施力,治疗前后各测一次,从表盘上读出张力指数,并记入统计表中。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评价
治愈:受损神经支配区无疼痛,无感觉异端,无压痛,张力治疗前后下降显著,功能完全正常。显效:受损神经支配区,无疼痛,无感觉异常,有轻压痛,张力较治疗前下降较明显,功能不受影响。 好转;疼痛,感觉异常,压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张力较治疗前下降,功能有所受限。无效:症状体征张力较治疗前无改善。
2.2疗效和张力指数结果
疗效和张力指数结果统计表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张力指数 统计处理
20例 6例 4例 2例 治疗前 3.18±0.76
62.5% 18.7% 12.5% 6.2% 治疗后为 2.20±0.85 P<0.01
经1-12个月的随访,平均6.5月,其中治愈 20例(占 62.5%),显效 6例(占18.7%),有效4例(占12.5% ),无效例2(占 6.2%)。总有效率93.75% 。
所有患者测软组织张力指数治疗前为 3.18±0.76, 治疗后为 2.20±0.85 。经统计学t检验示治疗前后张力指数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异常增高的软组织张力治疗后应有所下降。
3.讨论
3.1 张力性疼痛病理
生物、物理、化学刺激等既可单独又可几种因素共同导致疼痛。张力是一个引起疼痛的常见物理因素,
张力作用于神经有两种形式,牵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于神经有两种形式,一是压力直接压迫神经;二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神经内血管通透性增加, 液体渗出增加,不能及时引流造成神经内液压增加,产生压迫〔3〕。牵拉在引起臀上皮神经承受轴向应力的同时,由于臀上皮神经的直径迅速减少〔4〕,也使其受环向压应力。
3.2减张疗法的原理
陆裕朴〔5〕报道在1680例下腰痛中,臀、骶部疼痛占205处,认为骶臀疼痛是由于腰骶部周围肌肉、筋膜和韧带劳损所致,由于臀上皮神经的走行特点及毗邻关系,当腰骶部韧带、肌肉及筋膜的劳损,退变时,局部组织张力增高会引起臀上皮神经受压而出现骶臀部疼痛。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手术,有松解、剥离、减张等作用,本文主要对针刀的治疗减张作用作一讨论。对患部进行一点、多点、线式减张。针刀减张其机理为在减张治疗过程中,针刀可以切刺张力最高点限制张力释放的筋膜、纤维结缔组织等,释放了过高的张力,缓解了对臀上皮神经的压迫,恢复了其动态平衡,疼痛也随之而解,线式减张的这种作用尤其明显。再者,针刀减张就象在充足了气的皮球上扎了一个洞,通过局部流体静压的调整等作用,缓解了对神经的压迫,治疗后所测张力减低,为针刀减张提供了佐证,说明了减张治疗的有效性。此外,针刀也具有针刺疗法的疏通调整经络作用。可能在上述机理的综合作用下,使减张疗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董福慧,郭振芳,张春美等.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7~98
2.朱汉章 .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0~430
3.忻元培,何天骐,林道贤.血神经屏障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8,6(4):242~245
4.Guan-Liang CHANG.An in-vivo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spinal cord of cats,Jbiomech Engm1988,110:115~121
5.陆裕朴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922~938